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要素。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征程中,我们需要一批既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通过格物致知,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主动走出课堂,深入企业、科研机构等实际场景,了解行业动态和产业需求,为创新创造积累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等新兴产业领域。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深邃的哲学思想之一,强调通过对事物的探究和实践,以获得真正的知识与智慧。在培育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格物致知意味着鼓励学生深入实际,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探索专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穷究事物原理以获真知,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自我提升和超越。
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满足行业、产业、企业需求,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为社会创造高价值的应用型拔尖人才。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同时,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针对前沿学科、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应紧密结合实际需求,涵盖专业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根据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特点分类建库,着力进行针对性的培育。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选拔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专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活动。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加速集聚具备卓越科研能力和创新引导力的中青年专任教师。同时,建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应明确培养目标,定量确保适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引进中外知名企业高管、项目经理、行政总监等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社会实践经验、传递行业前沿资讯。
第三,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园区等平台,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空间。做好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供需预测和培养规划,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技能创新工作室,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以专业技能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成长。高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科技创新活动,并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对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更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学子有机会直接参与研发、制造、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项目,充分了解行业动态和产业需求。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签订为学生提供专项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开展学徒制培养、订单式培养,实现高校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协同发展。
第五,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上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科研上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评价机制的测算,科学地评估、衡量学生参与实践工作和创新活动的信度和效度。确保公平、公正、透明,评估结果能够为被评估者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
“格物致知,培育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教育任务,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意义。我们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路径。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作者:边恒然 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专任教师、博士;乔鹏亮 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