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打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种可能

【绿色低碳发展·大家谈】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环境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鼓励采取多样化模式和路径,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加快推进落实《意见》重点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并强调“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近年来,各地依照自身生态禀赋和发展条件,积极探索、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着力破解难题,极大丰富和拓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笔者推介几种有代表性的经验、做法,希望能为各地的探索与实践提供启示。

生态种养提升市场竞争力

生长环境的天然性、独特性乃至稀缺性,使得部分生态产品具有较大的溢价空间。有的地区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采用生态种养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贵州赤水是金钗石斛生长的主产区。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丹霞地貌,倡导人放天养、自繁自养的原生态种养模式,推动金钗石斛生态产业发展,不仅呈现出“荒山转绿地,石上绽红花”的自然美景,还形成防止丹霞石风化、减少水土流失的生态屏障,从而实现拓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和改善自然本底、修复生态环境的多赢。

由于生长在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台地,火山灰与腐殖土形成的肥沃土壤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加之镜泊湖的优质水源提供灌溉,造就了黑龙江宁安渤海镇的特色农产品——“石板大米”。除了坚持绿色种植,当地还采用物理方式杀虫、在稻田养鸭除草、追施农家肥,并通过手机客户端监控系统实现从水稻种植到收割的全程监测可视化,保障质量安全可追溯。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种养方式、安全追溯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生态价值,也提升了其经济价值和口碑信誉度,进而激励农户继续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发展绿色农业。

精深加工拓展产业价值链

不少生态产品原材料市场价格较低,群众仅依靠生产和售卖原材料所得的经济收入不高。因此,利用先进技术推动生态产品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全产业链方向发展,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

素有“中国笋都竹乡”美称的福建南平,立足竹资源富集的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笋竹精深加工,实现竹产品从原竹销售和粗加工的竹拉丝、竹条、竹胶合板,到精深加工的竹餐具、竹家具、重组竹板材、竹工艺品等,并利用竹边角料生产竹刨花板和活性炭,打造全竹利用产业链。同时,南平还抓住“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的战略契机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竹子绿色、低碳、可降解、可再生、生长周期短的优势,积极研发生产各种竹制品。竹制品加工业的壮大,进一步激励和助推第一产业的提升——做好竹林培育,同时也为“三产”拓展(围绕竹资源、竹产业和竹文化开展生态旅游)形成丰富积淀,最终实现“三产”联动发展。

另辟蹊径打造新优势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除了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优势外,极寒气候也成为黑龙江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发展资源。近年来,该省大兴安岭地区结合自身区位、资源和气候优势,把寒地测试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方向之一。2022年至2023年的寒地测试季,多家车企及试验人员入驻当地,拉动了旅游、住宿和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2024年年初,39家车企和500多名技术专家汇集于漠河红河谷测试基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极寒性能测试。

目前,当地正在探索寒地汽车驾驶体验、寒地冰雪旅游、极地户外运动项目,计划将相关产品体验和教学相结合,推动寒地训练基地建设项目落地,继续拓宽寒地气候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优势。

激活传统深耕生态旅游业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业态,也是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的重要路径。不少资源禀赋好的地方致力于打造旅游、文化、康养、休闲、科教相融合的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生态旅游,除了要有绿水青山的自然本底外,还要深挖多元生态价值,激活历史文化传统,赋予绿水青山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针对观光旅游和康养休闲需求,开发相关服务和产品,并利用研学实践等方式,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教功能。

福建南平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习俗,也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遗存。武夷山摩崖石刻上历经千年而保存至今的《禁樵令》《禁渔令》,以及宋代哲学家朱熹在南平提出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思想,成为当地文旅发展的独特生态文化资源。北京延庆利用稻作文化民俗资源开发农事体验等趣味活动,同时利用冬奥森林公园和迁地保护基地开展科普教育和研学活动,多方位发掘生态旅游资源,实现生态旅游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

培育主体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些地区的废弃矿山、工业遗址、传统村落等,经生态修复并与生态产业结合后,也能成为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崭新业态。

由于历史上长期开采,北京市房山区曹家坊矿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一度严重退化。为充分调动市场主体修复生态、发展生态产业的动力,当地将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开发公司,整合矿区修复项目建设权、林地经营权和产业项目开发权,明晰产权、修复范围和收益归属,有效调动了市场主体投资矿山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当地科学开展矿区生态修复,并结合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成果,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与文旅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传统采矿业向绿色经济转型,使昔日的废弃矿山变为“绿水青山蓝天、京西花上人间”的亮丽景区,形成“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刘函池,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