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海归中国梦 > 正文

国际合作受益者、建设者和传播者——来华留学生与国际传播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怎么全面提升我们讲中国故事的能力,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来华留学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

2024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指出留学生及校友代表“是中肯和中非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传播者”,并强调“希望你们学好专业知识,赓续传统友谊,投身两国合作,讲好中非友好故事,为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自2020年5月至2024年1月三年多的时间内,习近平主席先后5次给来华留学生群体回信,均从不同角度提及他们是国家间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传播者。

拓宽国际传播渠道,破解“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

通过外籍人员拓宽国际传播渠道、准确表达中国真实情况和塑造中国形象取得良好效果的事例并不缺乏。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被译成20多种文字,用确凿事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来华留学生校友如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等人促进国家间合作的贡献众所周知。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这些年积累的校友数量更为可观。来华留学生及校友的主体是青年,他们熟练运用新媒体、乐于在新媒体平台分享。一位来华留学生创作7分钟视频短片《新中国之歌》讲述中国国歌的故事,上线15天内,海外超过300家媒体和社交账号关注,覆盖121个国家,累计覆盖海外人群超过6亿。2021年底,对外经贸大学希腊校友玛丽安和索菲亚自发拍摄制作原创视频宣传北京冬奥会,因其视频视角独特且内容精彩得到中希两国网友关注,相关视频号粉丝总量接近150万。这些均表明叠加其“本土文化”背景的“转述”,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国际传播要更多聚焦来华留学生及校友,他们真实的发展故事,更具有感召力,更容易增信释疑、引起价值共鸣。我们要梳理各级各类国际传播资源,针对不同国家不同项目特点,面向来华留学生及校友群体构建丰富的内容库与话语库,提供他们“喜欢听”“听得懂”且“愿意转”的传播内容菜单,帮助他们实现从“阅读者”到“讲述者”的转变,以便在他们各自的生源国、“朋友圈”进行多方阐释。这将有助于实现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

扩大国际传播主体,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见证者和受益者的优势

我国来华留学生年增长率目前还低于世界平均值。数据显示,2018年时来华留学生年增长率已下降至0.62%,远低于21世纪初以来全球1%-7%的国际学生年增长率。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占高等教育机构学生数的比例为1.2%左右,而该比例的世界均值为2.38%左右,北美和西欧地区更是高达7.33%。且我国留学生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美欧等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少。如何在更大范围吸引更多高水平来华留学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根据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工程项目建设需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国外优秀青年“请进来”,完成体系完整的教学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特别是与其生源国在建项目关联度大的实习实训活动,提升他们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感性认识,加强他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场体验”,做到“知识传授”和“情感培育”并重。特别是对于技术依存度较高、人员需求集中的行业,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切实落实“授人以渔”理念,为涵养国际人脉和扩大国际传播主体打好基础。

深化国际传播内容,引导国际社会客观、公正地看待“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与贡献

近年来,我国“一带一路”海外工程建设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为所在国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为项目所在国带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诸多切实利益。“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鲁班工坊、菌草技术、杂交水稻等民生项目持续惠及共建国家民众的日常生活。

来华留学生及校友依托“一带一路”共建项目获得发展的故事,可以引导国际社会客观、公正地看待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与贡献。要切实发挥外籍人才的作用,在其培养过程中须实现政府引领、企业主导、高校实施的联动,引导各部门建立定期信息沟通机制。北京是我国大部分央企和其他大型国企的总部所在地,这些企业又是“走出去”的主力,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后期维护都离不开属地人才的支持,企业宜主动对接人才培养单位,将项目建设与项目所在地人才培养同期规划。高校应密切关注来华留学生毕业归国后投身“一带一路”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情况,通过就业服务、校友寻访、项目合作等多项举措,与归国留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其学有所用。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