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彰。”乡土文化,作为乡村的灵魂和根脉,是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基石。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乡村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是对经济发展的呼唤,更是对乡土文化的深情回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让乡土文化成为乡村的亮丽名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大化归宗,传承作义”,传承乡土文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包括对传统村落、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包括对乡土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同时,要注重文化的活化,让乡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投入,建立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长效机制。社会各界应当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到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媒体通过专题报道、纪录片等形式宣传乡土文化,提升乡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投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通过市场手段激活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乡土文化的调研、保护和传承工作,为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专业支持。
“大道至简,致用为要”,活用乡土文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举措。乡土文化,是乡村历史的沉淀,是乡民情感的寄托。乡土文化不仅是乡村的“软实力”,更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硬支撑”。通过挖掘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可以发展特色旅游、文创产业、手工艺品等,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还能促进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的综合竞争力。通过举办传统节日、民间艺术节等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够增强乡村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大象无形,创新当重”,创新乡土文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发展特色旅游、文创产业、生态农业等,为乡村经济注入文化活力。一方面可以将传统节庆活动与现代娱乐方式相结合,打造乡村旅游的亮点,促进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乡土手工艺的创新设计,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形成乡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另一方面可以依托乡土文化,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创新乡土文化,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和乡村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乡土文化创新的投入,建立乡土文化创新的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乡村发展与乡土文化创新相关的产业,促进乡土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中共吉安县委组织部 刘安平 彭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