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新思想 > 权威解读 > 正文

创新高校体育工作,为建设体育强国蓄力赋能

作者:葛彬(南京医科大学体育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强调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彰显了体育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个人成长经历阐释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强调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要鼓励青年一代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塑造强健体魄,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高校作为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节点,应在推动青少年体育和全民健身中发挥更大作用,以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民族自信心,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体育是推动国家繁荣、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体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在塑造青年精神力量、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促进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高校体育工作需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培养具备强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青年一代,为实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因此,高校体育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时代使命和战略价值。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突出体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体育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增强学生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工作抓手。高校应利用体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其民族精神和时代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创新,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将体育精神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使之成为具有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体育工作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路径。一是打破传统模式,将身体素质训练与文化精神教育有机融合,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重技能训练、轻文化教育,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高。为改变这一状况,高校应加强体育理论课程的建设,强调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体育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的乐趣并在其中实现自我成长。二是进一步推广“教会、勤练、常赛”模式,落实新时代体育教学创新举措。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积极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让体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体育资源和平台,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率,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是积极推动特色体育项目的发展,结合地域和文化优势,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品牌。特色体育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文化影响力。如南京医科大学将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健身项目融入体育教学,形成“运动是良医”的特色医学院校校本IP品牌,这种创新实践为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例,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四是将阳光体育与竞技体育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发展格局。高校应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体育社团的自治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多样的体育项目。同时,应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通过建立高水平的校运动队,参与省级、国家级及国际赛事,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阳光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双轨发展,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才能,推动高校体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促进高校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激发青春力量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一是加强体育管理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体育工作顺利开展。应对体育管理团队进行专业化培训,制定合理的体育发展规划,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维护,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同时,高校还应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优化体育师资队伍,确保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体育工作的成效需要有效的考核标准和合理的激励措施来保证。高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评优评先等激励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为优秀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平台,确保高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创新力得到持续提升。三是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多方参与、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体育机构、社区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联合举办体育赛事、共同开展体育项目培训,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建共享。这不仅可以提高高校体育工作的水平和影响力,还能推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

高校应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时代需求,坚持不懈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推动体育教育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贡献新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体育工作将不仅仅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力量。

(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3SJYB0296〉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