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读书 > 正文

《南方抗大》,红色历史之魂

很高兴从北京来邵阳县出席《南方抗大》一书出版研讨会。

首先,祝贺塘田战时讲学院被国家评为4A级风景区,反映塘田战时讲学院历史的《烽火塘田》电影在首都与邵阳放映取得成功。

截图20240927141344

航拍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 艾哲 摄

其次,在秀丽的夫夷河畔的塘田战时讲学院(史称“南方抗大”)旧址,我们大家聚集一堂,对今年新近出版的反映塘田战时讲学院历史与研究的《南方抗大》一书进行座谈、研讨别有一番历史与现实意义。

发掘“南方抗大”历史

信来信往忆塘院。早在1959年4月9日,中共邵阳县委宣传部就写信给我父亲,县文教局正在编写乡土教材,希望他撰写有关塘田战时讲学院革命历史的回忆录。这封邵阳县委信复印件,前些年我交给了县文管所。我父亲于同年7月给县委宣传部复信,这封信现保存在县档案馆,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去年邵阳市档案馆编辑出版的《百年风华》一书收录了。我父亲在信中谈及因工作原因,现负责中央民委《全国少数民族调查》等三套大型丛书审稿工作,这是为国庆十周年献礼任务;另外他的身体患过脑瘤(去苏联住院治疗过),还不能过于劳累。因此他委托当年塘院参加者我母亲江明、王建中、邓晏如等同志撰写。之后我母亲、王建中写出二万字的回忆录《回忆塘田战时讲学院》。撰毕后经过我父亲审阅。这是国内最早的一篇全面介绍塘田战时讲学院历史的回忆录。作者是亲历者,有一定权威性和历史价值。

截图20240927141401

《南方抗大——塘田战时讲学院纪念文集》 周琼 摄

再回邵阳同证史。1983年10月,中共邵阳市委、邵阳县委在邵阳县召开了塘田战时讲学院史料座谈会。这次会议十分重要,不少老同志如阎丁南、林居先、邓晏如、吕一平、李志国等包括我母亲都来了。会议做了发言录音、记录整理。这些宝贵的史料后来收集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在邵阳的活动》(内部发行)一书中。

国家榜单上高度在中共邵阳县委、县政府的不断关心下,县文物局积极工作,如实向各上级部门汇报,并对原址做了仔细丈量、拍照,写出详实报告。文物所蒋蒲清书记、吕晓凤所长做了很多工作。黄天锡市长对申报经费给予支持。八位全国政协委员、德高望重著名专家学者如张忠培、单士元、谢国桢、彭卿云等对塘田战时讲学院保护及历史价值在报告中写了评审意见。我也为此专门向国家文物局写了信,反映塘田战时讲学院的历史与文物价值,要求将塘田战时讲学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之后国家文物局给我回信,对我关心文物工作表示感谢。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国务院批准塘田战时讲学院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是邵阳县红色历史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件大事。经过多年不断修复建设,塘田讲学院古建及展陈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更好地宣传了邵阳红色历史,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八十”纪念话提升。2019年5月,中共邵阳县委、县政府隆重举办了塘田战时讲学院创建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同志为会议发来贺信、题字。研讨会收到了全国各地学者及文史爱好者的几十件作品,特别是不少出自青年大学生、研究生。很好地促进了社会各界对塘田战时讲学院红色历史的研究,宣传了邵阳悠久的人文历史。这次研讨会议,我也提交了《继往开来,塘院精神永放光芒》论文。我查阅了有关塘田战时讲学院的历史材料,特别是《抗战时期党在邵阳的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湖南地下党历史文献选编》《长沙文化城--抗战初期长沙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实录》等书籍。

《烽火塘田》谱新篇。2022年4月,中共邵阳县委、县政府与潇湘电影集团决定联合拍摄《烽火塘田》电影。潇湘电影集团是国内著名的影视集团,在邵阳县提出拍摄这部抗战题材是经过了深入调研。邵阳县委、县政府开会研究后当即拍板同意合作,表现了非凡的魄力。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剧组克服了经费、人力等困难,终于把当年塘田战时讲学院革命前辈“忠诚勤敏”办学的光辉形象和业绩搬上银幕。拍摄剧组为拍影片还修复了金称市吕氏留念亭、吕霞观等古建筑。周琦导演为此付出很多辛劳。去年九月该片在中央党史陈列馆电影厅进行了首映,并被纳入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委宣传部2023“光影铸魂”电影党课推荐片目,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起到了传播红色文化春风化雨的满意效果。在这里我也要衷心感谢邵阳县企业家们为拍摄这部影片无私奉献捐出了巨款。下一步我由衷希望能把这部红色题材电影进一步推向长沙以至全国。

证见《南方抗大》初心

基于以上,为了缅怀老一辈革命者在塘田战时讲学院教育民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培养抗战人才和撒播革命火种的光辉业绩,在县委有关部门支持下,我负责组稿、审稿,易昌良筹措经费,还聘请党史专家在编辑方面予以指导,落实出版单位,共同主编《南方抗大——塘田战时讲学院纪念文集》(下称“《南方抗大》”)。经过积极协调,于今年5月出版。该书是一本红色著作,历时数年精心整理而成,由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出版。

匠心挖掘“原创”史料。全书共计400多页计40余万字。其中200多页,是抗战时期中共驻湘代表徐特立、湖南省委聂洪钧、郭光洲等领导的工作报告与讲话,还有塘田战时讲学院亲历者高文华、吕振羽、邓晏如、王西彦、陈啸天等老前辈的回忆录和讲话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这为今后社会上深入开展塘田战时讲学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精心编辑“传世”著品。本书还收录了“塘田战时讲学院建院80周年研讨会”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文章以及电影《烽火塘田》开机拍摄仪式上县委领导讲话等。县党史研究室和县委党史联络组朱清平、刘振华协助汇集整理2019年纪念会论文书稿。学者易昌良、汪书路总结了塘田战时讲学院为我国革命事业播撒了红色种子等四个贡献;戴开柱详尽阐述了吕振羽为塘田战时讲学院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吕高安、蔡海棠在文中揭示了塘田战时讲学院“一元钱”的艰苦奋斗精神;周琼等创作的诗词及歌曲《牵手塘田》讴歌塘院红色历史;刘振华在文中对“南方抗大”名称的由来进行了初步考证。

奉献精神“砥砺”后人。《南方抗大》一书印制精良,图文并茂,全面记述了塘田战时讲学院的办院过程、历史贡献,深刻反映了抗战教育史上塘田战时讲学院的时代魅力和历史意义,正如2019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郑建邦为塘田战时讲学院建院80周年研讨会所发贺信所言:“该院创办人吕振羽同志是我国老一辈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人格情操,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他所倡导的‘忠诚勤敏’院训,至今对我们都有着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意义。”郑副委员长的指示于《南方抗大》的编委、编辑高屋建瓴,十分重要,激励我们在编书成册过程中,时刻牢记,长久遵循。全体编委、编辑以无私奉献精神,以文心雕龙匠心的高质量,让《南方抗大》“砥砺”后人。

传承《南方抗大》启示

至今,《南方抗大》已经面世,广获读者好评的同时也收到有热心读者来信的友情建议。作为主编之一的我,将于《南方抗大》第二次印刷之时一并改进。

启示一:保护好《南方抗大》研究成果的历史价值。我相信,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在中共邵阳县委、县政府领导下,革命前辈留给我们这一代人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一定会焕发出全新的活力,造福邵阳县人民。

启示二:传承好《南方抗大》所激发的奋斗精神。邵阳县有着塘田战时讲学院的古建文物,还有《烽火塘田》电影的上映,又有了《南方抗大》一书出版。因此,要传承好《南方抗大》的主编及二十位编委对红色历史文化研究的奉献、奋斗精神。

启示三:拓展好“南方抗大”的历史价值。我相信,有一大群时刻在关心和研究“南方抗大”历史文化的领导、学者和党史工作者,以及热心的乡贤和企业家们对《南方抗大》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也一并感谢全国读者对《南方抗大》心心相连的关心和手手相护的热心。

(作者:吕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本文为作者2024年9月9日出席《南方抗大》一书出版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稿)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