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的意蕴与实践

【摘要】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在中非合作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立足赓续传统、推陈出新、走深走实,取得了累累硕果,成为全球文明互鉴的光辉典范、具体实践与生动体现。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积极落实了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和“三大全球倡议”,助力了非洲发展与“全球南方”合作,为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面向未来,中非双方要进一步凝聚共识、赓续友谊、深化合作,开辟中非关系发展新境界,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共建“全球南方”现代化书写新篇章。

【关键词】中非关系 人文交流合作 文明互鉴 全球南方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人文交流合作是中非关系中的重要一环。从“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到“九项工程”再到“十大伙伴行动”,人文交流合作始终是中非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中非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多重挑战交织叠加,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深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在中非关系中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中非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与密切,促进了双方人民相互了解,推动了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夯实了双方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为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取得的卓越成绩和积极影响表明,中非人文交流合作为全球文明互鉴树立了范例,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对全球文明互鉴的积极探索

中非都曾受到西方殖民侵略或统治,共同的反殖反帝反霸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共同的发展期待,让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中国大力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非洲各国合力“把中国抬进联合国”,这种坚如磐石、似水流长的深情厚谊是中非关系砥砺前行的历史基础。

第一,赓续传统。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相似的历史和经验。中非虽远隔万里,交往却由来已久,自汉朝开辟“丝绸之路”以来,中非之间的贸易、人员和文化往来就一直未中断。唐宋时期,中非贸易与文化交流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而快速发展。郑和下西洋有四次到达了非洲东海岸。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高度重视中非关系,与非洲老一代政治家开拓并发展了中非关系。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考验,中非关系进一步巩固,中非友谊进一步深化。万隆会议上的历史性握手、坦赞铁路建成通车、中国援外医疗队抗疟等中非友谊佳话几乎家喻户晓、代代相传,深深地镌刻进中非人民的文化记忆之中,是中非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固根基,也是中非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牢固基石。

第二,推陈出新。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就任国家主席后不久就出访非洲,并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新时期中非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的积极推动,中非高层往来更加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持续扩大,合作前景日益广阔,中非关系实现了重大飞跃。

2017年建立的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中非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高层互动和人文交流的主要平台,标志着中非关系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经过2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非合作的“金字招牌”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深化“全球南方”合作的一面旗帜。论坛大大拓展了中非人文交流的领域,中非教育、媒体、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另外,“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非文化交流周”等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中非双方各领域的双向对话提供了专业高效的舞台,积极推进了中非文明互鉴。

第三,走深走实。随着中非人文交流的不断推进,中非文明对话与交流在各个领域进一步走深走实,硕果累累。截至2020年12月,中非签署并落实了346个双边政府文化协定执行计划。孔子学院在非洲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在非洲46个国家设立63所孔子学院和486所孔子课堂。中国文化中心、鲁班工坊、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签署双边旅游合作国家、赴非旅游的中国民众等数量在不断增加,各类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中非教育、媒体、智库、科技等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中非人民在交往交流中不断增进理解信任、深化友谊。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医疗卫生、减贫、数字创新相关的项目,帮助非洲各国建立医院、学校、机场等,还推出一些“小而美”的品牌项目,如菌草、杂交水稻、青蒿素、光明行、清洁用水等等,为非洲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对全球文明互鉴的示范作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社会从近代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到非西方大国的民族解放与现代化建设,再到新时代蓬勃开展的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这一历程证明,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相辅相存,互相促进,人类的文明就是在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之中实现人类永续发展。

首先,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是全球文明互鉴的光辉典范,为共建现代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一流平台。中华文明是绵延五千年唯一没有中断并独立发展至今的原生文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独特的开放性。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故事。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一条横贯东西、联结欧亚的古丝绸之路。玄奘历时17年西行求法,带回佛经主持译场进行译介。

“五四”运动前后,周恩来、邓小平等近2000名青年怀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分20批来到法国,“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旅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一段文明互鉴的佳话,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中法交流史上的重要一页。

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多边与双边合作中,从不同层面、多个领域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拉、中阿、上海合作组织等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中国同中亚五国和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在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更广泛国际认同,打造了新时代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中非命运共同体是最早提出的区域命运共同体,因双方合作领域、内容、成效成为中国与地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范例。

其次,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是全球文明互鉴的具体实践,为非洲发展和“全球南方”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在人文交流合作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文明是多样多彩的,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非洲文化质朴无华、浓烈奔放,非洲的自然环境、木石雕刻、民族舞蹈都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艺术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并滋养了如爵士乐、说唱音乐等现代艺术形态。所以部分西方人认为非洲是文化的荒漠、文明的洼地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基于此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文明优越感是极其荒谬的。中国文化和非洲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家庭责任、平等相处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这给中非双方的交流合作带来了天然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为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奠定了最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虽然拥有不同的政治传统、语言文学、风俗习惯,现代化是中国和非洲追求的共同目标,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领土争端、军事政变、民族矛盾等严重干扰非洲经济与社会发展,加之个别西方国家的军事干预,进一步加剧了非洲发展与安全困境。应对这些挑战,非洲国家需要发展经济,也需要文化的创新与文明的互鉴。中非关系注重义利兼顾。“义”就是把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同中国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搞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做唯利是图的狭隘之举,最终实现合作共赢。多年来,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对非务实合作,帮助非洲建设发展必需的大量基础设施和各类项目,给非洲人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中国在人文交流合作中注重非洲的自主发展能力,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减贫经验和改革经验,以实际行动和非洲兄弟坚定站在一起,使非洲释放出最大的发展潜能,使得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携手合作,共同有效应对全人类、全球性的发展挑战,为深化“全球南方”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最后,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是全球文明互鉴的生动体现,为中非落实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和“三大全球倡议”培育了发展动能。中非休戚与共、并肩奋斗,共同缔造了“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协商”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特征,这也体现了文明互鉴的重要特征。文明互鉴的基础是文明的多样,核心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方法是共同协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追求和平发展,充分尊重非洲国家和人民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对非合作坚持“五不”原则,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也正是如此,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得以蓬勃发展。中非人文交流合作体现出中华文明谋求自我发展、积极回应挑战、努力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努力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非洲是中国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伙伴。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非洲33个国家参加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立了中国—非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示范中心;已有1000多个全球发展项目入库,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项目惠及非洲国家;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项目超过40亿美元,其中涉非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非洲有1.2万人次参加研修研讨,设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创新培训基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当然成员,中国一直坚定支持并愿做非洲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努力为“全球南方”的发展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和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道路。2024年中非智库论坛会议上,中非50国学者联合发表了“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这是迄今首个诞生于南方而非北方强加的国际共识,表达了“全球南方”的共同心声,体现了“全球南方”国家对自身发展规律和前途更加自觉的认识,集中体现了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中非双方继续赓续友谊、深化合作,开辟中非关系发展新境界,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共建“全球南方”现代化书写新篇章。

(作者为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法国当代小说的非洲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3BWW06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吴传华、郭佳、李玉洁:《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②王珩、王丽君:《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非人文交流理论体系构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

责编/于洪清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