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备受党中央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作为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的基层主体单位,学校应如何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深化思政教育,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呢?让我们走进坐落于刘少奇故里的农村省级示范性高中——宁乡市第四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宁乡四中”),看看他们如何从思政教育入手,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使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的探索与实践。
锻造专业思政育人队伍,精准引领思政教育
新时代征程中,思政课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宁乡四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构建“党建 + 思政”育人模式,向青年学生传递党的声音、国家意志和人民期望。
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学校党委切实发挥引领方向、统筹全局的作用,成立思政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制定思政教育系列方案,确保思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讲授思政课,近一学年共讲授30余堂,师生听众超1万人次,营造了浓厚的思政氛围。党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将团建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同步部署、推进和考核。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与党史育人相结合,加强共青团建设,通过巩固优化团建阵地、举办青年团校等,为青年成长搭建坚实平台。近三年,学校青年团校每年开课10次,培训青年学生4500余人次。精心设计系列课程,邀请党员教师授课,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建党史知识,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思政教育的熏陶下,学生成长迅速,如2023年刘思茹同学被评为“长沙市最美中学生”,刘佳茜同学被评为“长沙市优秀共青团员”。
压实党支部主体责任。宁乡四中以党支部为思政教育实施主体,构建以支部(年级)为单位的“党建 + 思政”育人模式。将“书记讲党课”、“书记抓思政”纳入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考核,以“述”展示成果、以“评”促进工作,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利用“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等活动部署思政工作,确保思政教育有序开展。例如,高三支部在备战高考期间,以温馨备考为导向,励志教育为手段,深入开展思政育人工作,组织高三启航、百日誓师、成人仪式、考前减压等思政教育活动和大思政课,取得显著育人成果。学校近年高考升学率从75%提升至90%,特控上线率从35%提升到50%,高三支部连年荣获宁乡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制定并实施《党员教师讲授思政课实施方案》,动员全体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出“党员思政大讲堂”,定期邀请党员教师担任讲师讲授思政课。党员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精心选题备课,为学生带来一堂堂富有深度、温度和力度的思政课。近三年,已面向学生干部、入团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等群体开展近30次专题授课,累计学生听众5000余人次。
丰富思政教育内涵体系,增强思政铸魂育人效能
宁乡四中积极推进五大思政课程建设,构建主题明确、体系完整、各有特色且相互融合的思政育人体系,多渠道开展思政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打造学校思政教育新亮点。
打造“示范思政课”,构建思政教育新生态。宁乡四中借助“宁乡市高中政治蒋顺东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整合学科资源,组建思政联盟和研修共同体,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及首席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思政课竞赛、研讨和交流活动,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学水平。学校党委副书记喻宁娟主持长沙市级课题《基于红色基地中学“四个自信”的党史学习教育途径研究》,组织课题组成员开设党史专题“党史思政课”,引导学生学党史、知党史、明党史,懂党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课题开展以来,课题组成员累计讲授党史思政课30余节,成效显著。
打造“融合思政课”,开辟思政教育新途径。学校重视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渗透,明确要求将思政目标纳入教学目标体系,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加强学科思政教育,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以音乐教学为例,深入挖掘其中的红色基因和思政要素,用艺术形式讲述红色故事,使教学从“照本宣科”变为“身临其境”。2023年以来,共推出7堂音乐思政课,学生听众达1600余人次。其中《在红歌中汲取奋进力量》一课,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等红色歌曲为载体,融入音乐、舞蹈、手势等元素,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寓教于乐、声情并茂,深受学生喜爱,荣获宁乡市党课竞赛特等奖。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思政课,今年开设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音乐、美术和历史跨学科融合思政课,得到学生一致好评。
打造“家庭思政课”,探索思政教育新思维。家庭教育对孩子品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乡四中开设家长学校,建立年级和班级家长委员会,组建家校工作群,定期召开家长会,深入指导家庭教育,助力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特殊关护学生为对象,探索“思政 + 心育”模式,组织教师家访、送教上门,开设“家长云微课堂”,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实现思政育人、合作育人,引导家长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教育孩子传承优秀家教家风。近三年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报告显示,学生心理健康正常率逐年上升,预警率从8%逐步降至5%,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拓展思政教育新空间。针对常规思政课课时有限、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宁乡四中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开展多元化思政实践教学。每年组织高一学生进行20公里徒步拉练,磨炼意志品质,强化自信自立;组织学生全员研学研修,感悟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寒暑假安排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激发担当精神,丰富成长阅历;同时,学校每年开展成人仪式、选树优秀青年、庆祝建党建国、学习雷锋精神、清明祭奠英烈、元旦迎新等系列主题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陶冶理想情操,提升综合素养。
打造“校门口的思政课”,创立思政教育新模式。宁乡四中基于地处刘少奇主席故里、红色资源丰富的地缘优势,积极探索“校门口的思政课”。每年组织师生前往刘少奇纪念馆、王家湾等地开展“缅怀革命前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的宣誓宣讲、参观体验、实践教学等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刘少奇铜像前,学习教室搬到纪念馆大厅,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举行新团员入团仪式和重温入团誓词活动,通过直观的视听感受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提升教育效果。学校还持续开展少奇精神宣讲征文、小课题调研、演讲比赛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奋进新时代。
改革创新思政教学,构建思政教育长效机制
在实施思政教育、推进思政育人过程中,学校注重强化课程意识、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紧扣新时代教育使命,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针对性,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构建思政教育长效机制。
强化课程意识。明确“人人都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理念,要求全体思政教育者树立课程意识,重视思政课。通过细化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课后反思与评估,确保思政课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实现知识传授、视野拓展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强化研究意识。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依托政治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组织教学竞赛、学术研讨、课题申报等活动,探寻思政课新方法新途径,引领思政教育深入开展。加强思政队伍建设,组织全校思政工作者培训交流,共同研讨学习成长。尤其注重青年思政教师培养,举办青年教师思政教学观摩、汇报展示、主题研修等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三年,在市级教学竞赛中,有十多位青年教师取得优异成绩。
强化创新意识。在全员思政的背景下,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对提升育人效果至关重要。宁乡四中以“学校围绕教师转,教师围绕课程转,课程围绕学生转”为逻辑,以调查研究为方法,以学生成长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圭臬忠勇健壮力行”的学生为目标,推进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营造大思政实践氛围,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形成大思政校园生态。
过去三年,湖南宁乡四中脚踏实地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情校情的思政育人之路。未来,宁乡四中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协同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教育主体,深入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贡献基层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智慧与力量。(作者:喻宁娟,系湖南宁乡四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