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用好用准政绩考核“指挥棒”,匡正干的方向、激发干的动力、汇聚干的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校准考核“标尺”,精准完善指标。“考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干什么”,考核指标是政绩考核的核心内容。要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心任务,确保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绩考核就跟进到哪里,始终做到服从和服务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要突出考核重点,认真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求,精简考核事项,防止指标设置过多过滥、脱离实际。一方面,要强化共性指标,聚焦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重点考核干部的政治素质是否过硬,政绩观念是否正确,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工作实绩是否突出;另一方面,要突出个性差异,因地制宜、因岗而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重点工作,结合不同部门发展现状、功能定位等,切实让考核指标可操作、可落实、可推进。
优化考核“间距”,精准改进方式。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绩考核重点在考准、考实。尤其在年度考核时,难免存在个别自吹自擂的“孔雀”式干部,把子虚乌有的“假绩”当成“真绩”,把华而不实的“盆景”说成“森林”,捏造“泡沫政绩”。要按照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要求,杜绝“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的观念,坚持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充分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等多种方式相补充,将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贯穿于全过程,避免“走马观花”,力戒形式主义。在日常考核中,要健全信息收集与反馈、督促指导等运转机制,在经常性、有原则地近距离接触中掌握干部的“新情况”。要深化分类考核,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分别设置考核方式,精准化差异化制定标准。
延伸考核“坐标”,精准运用结果。政绩考核是方式,并非目的,为民造福才是关键。要强化综合分析,将考核结果与选人用人、评先评优、培养教育、管理监督、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对于实干担当者大胆使用,对于敷衍了事者监督惩戒,解决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局面。要树立问题导向,对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判整改,推进工作落地落细落实,做到以考促改、以核促进。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优化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容错大胆容,该纠偏及时纠,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广大干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季心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