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放在改革发展突出位置

摘 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社会福祉集中体现为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质的测量和评价,既要充分考虑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提供充分就业和丰富物质产品、多彩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也要考虑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为了使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享受改革成果,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包括发展方式、环境生态、卫生健康、教育模式、生活方式等多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关键词:生活品质 改革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历史的经验和各国的实践看,人民福祉通常通过生活品质进行评价。《决定》提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生活品质的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相统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生活品质的测量和评价,既要充分考虑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提供充分就业和丰富物质产品、多彩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也要考虑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马克思指出,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收入分配体制机制、社会保障体系、文化体制机制等领域的改革。

人民生活品质是社会福祉的综合体现

生活品质概念含义广泛,具有多方面的寓意。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个人和社会的总体福祉,既包括生活中的主观感受,也包括生活中的客观获得,表现为收入状况、生活环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就感等。阐释生活品质既不能单纯考虑经济因素或物质财富的多寡,也不能局限于个体和全体社会成员生活感受和体验,必须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经济状况和财务安全。客观收入和就业决定了个人和家庭需求、发展、生活和休闲娱乐的物质保障。就业和收入直接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品质。当然,现实生活中,个人财务管理能力,诸如是否拥有能够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资金储蓄,对提升安全感、减轻生活压力、提高生活品质不可或缺。受教育程度会改善就业预期和收入前景,也能改善人们对自身的认知。个体从工作或社会中获得的满意度,包括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本身是影响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状况影响人们的心情、感受,乃至整体福祉。这里的环境生态包括,住宅质量、社区品质、邻里关系以及周边公园、休闲区等公共设施布局。各种污染、噪音、垃圾等会危害健康,降低生活品质。环境质量,尤其是空气和水质、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既影响当代人,也会持续影响未来几代人的生活品质。

身体状况。个体或其家庭成员健康,包括是否患有疾病等,是生活品质的核心问题。严重的疾病会明显影响个人或家庭生活品质。身体健康状况影响着个人和家庭参与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事业目标等。健康的身体除了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外,还包括个人和家庭是否拥有可及的、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疾病预防、病患治疗、病后康复等。合适的保健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适当的营养和充足的体育锻炼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营养状况和康体活动直接影响个人的体能、情绪等。马克思指出:“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能成为前提”[4]。

心理和情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注到心理和情绪的重要性,提出改革要求:“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5]心理健康因素包括情绪、心理、适应力等。主观生活品质依赖于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自我评价、自我感觉,以及对自己能力保持足够信心等因素。当人们感觉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有方向、有目标,其生活品质就会提升。人们的这些感受来自于充实的工作、生活、爱好、人际关系、精神境界。无论个人背景、族群状况或社会地位如何,被社会接纳并融入群体生活,是个人幸福感和生活品质不可缺少的条件。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是反应社会心理状况的“晴雨表”。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更确切地说是人们对生活的全部投入和享受。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逐渐将幸福纳入更广泛意义上的主观感受研究和生活质量研究。

社会生活。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我们中国人讲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讲了三千年了,忽略了人和物的关系,经济落后了,但是从全世界看人与人相处的问题却越来越重要了。人类应当及早有所自觉,既要充分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更要明白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才能共同生存下去。”[6]个人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上述社会关系构成了个人的社会支持性网络,提供了人们所需要的情感支持,提高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生活,包括参与志愿服务、公共事务和社交活动,通过自己的社会参与和贡献获得社会的认同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是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平衡好工作与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休闲活动,对保持健康的身心、减轻压力和提高整体生活品质十分重要。

教育状况。教育是影响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它为个人提供知识、技能和机会,改善经济前景和个人未来。持续学习,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有助于个人成长,提高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参与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可以使人们得到欢乐、放松,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激发智能,获得知识,获得丰富和满意的生活体验。

总之,人们的生活品质既与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关,也与对生活的主观感受有关,但每一方面只能是构成反映生活品质高低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生活品质。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依赖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需要个人、社区、社会、政府等多方面发力。

提高生活品质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我国全年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提高生活品质必须有足够的收入,足够的收入依赖于稳定的就业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一般说来,就业率、工资水平、储蓄、经济安全、金融服务(信贷、储蓄安全等)、贫困率,以及金融风险防范程度等是衡量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指标。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大力发展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产业行业。眼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企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确保劳动者获得公平收入、基本需求,使其整体福祉不断提高。必须不断织密社会安全网,扩大各种保险覆盖面,完善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基本社会保障,确保那些需要帮助的个体得到社会救助、享有社会福利。完善和制定保护个人不因年龄、性别、民族或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受到歧视的法律法规,制定民族团结促进法,确保人们都能平等获得教育、就业和医疗保健。建设和完善公共交通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实现交通网络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安全性,确保人们获得电力、清洁水和现代通信技术。开发高效、经济、无障碍的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工作岗位、教育和医疗保健的可及性。此外,还需促进数字包容性,促进教育、就业,提高社会凝聚力。提供经济适用房,改善现有住房生活条件,实现所有居民的“住有所居”。

提高生活品质必须拥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2023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28370亿立方米,完成造林面积603万公顷。截至2023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729个。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确保居民获得清洁的空气、饮用水和卫生设施,保证空气和水质指数达标,实现有效的废物管理和污染控制。建设优质房屋、重视绿色空间,生活在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社区是生活品质的基础条件。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注重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支持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绿色公共交通和环保基础设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建立起抵御影响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气候灾害的复原力。

提高生活品质必须拥有可及的较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体系。2023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已经达到982443个,其中医院25865个,乡镇卫生院3689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3426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88415个,村卫生室64604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75个,卫生技术人员达到739万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基本公共医疗卫生的可及性。完善的医疗保健还需要建立所有人都能获得负担得起的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如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病后康复,身体心理健康服务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预防模式和定期健康检查的良好习惯。投资医疗保健基础设施,诸如医院、诊所等,实现远程医疗,尤其是为服务资源缺乏的农村地区、边疆地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针对慢性病、传染病和心理健康带来的挑战制定实施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

提高生活品质必须发展教育和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事业迅速发展。202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62.1万人,在学研究生达到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人。2023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3312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达到626亿元。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各类学校入学率和教育水平,支持教育机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设置等。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并将其作为提高生活品质的基本途径之一。提高生活品质必须完善覆盖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把学术研究型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建设摆在同等重要地位,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创业创造条件。通过成人教育、专业发展和在线课程为终身学习提供机会,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提升自己的技能。加大对幼儿教育投资。建设完备齐全的教育设施,确保生活在乡村地区、边疆地区的人们的教育机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提高生活品质需要平衡好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个人需要拥有平衡工作、休闲和个人时间的能力,正确处理好工作、休假和工作灵活性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对工作条件、职业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政府和雇主应创造条件帮助个人平衡职业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出台鼓励灵活工作政策,例如远程工作、灵活工作时间和建立育儿假制度等。完善和扩大公共空间,诸如公园和娱乐设施,为个人放松、锻炼和休闲提供条件。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提供人们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机会,例如咨询、治疗和危机干预,不断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制定基于社区和工作场所的计划,完善压力管理和情绪健康管理各项制度。发展社会支持网络,帮助社会成员拥有牢固的家庭纽带、友谊和社区网络,提高社会凝聚力、社区参与率和获得社会服务的机会,以及公民参与志愿服务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把志愿参与率和社区参与率作为评价人们生活品质的指标。培育积极心态,减轻过度压力,实现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法治体系,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预防社会暴力,降低犯罪率,创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需要进行的重点改革任务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体制机制改革。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仍需要继续努力解决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充分就业,努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此,必须在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公平工资和支持创造就业机会等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关注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农民工、转业退役军人的就业,完善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完善和发展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群体收入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合理确定和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的薪酬、津贴补贴等。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全体职工的合法权利,努力改善工作环境。进一步完善住房制度,改善住房条件。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步伐,改善农村地区住房条件。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改革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健康老龄化和发展长期保险和护理服务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更多更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农民工的工资及时得到发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获得公共服务,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可持续性,提高农民收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铺平道路,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完善交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实现资源公平分配,弥合城乡差距。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体制机制。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立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支持的绿色低碳发展体制,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加强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合理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分布,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和紧密型医联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的公益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把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能够激发创新的教育评价改革。与人口变化挂钩,协调发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体制机制。适应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制。深化产学研融合,推进科学、技术、教育、人才体制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产学研融合,一方面,能促进院校和研究机构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发展需求开展课程设计、课题设计、教学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科学家、技术人员立足现实和思考未来拓展更广阔的视野,开展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技术研究,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并将其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生动力。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把社会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和发展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体系,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工作岗位,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改革公办养老机构运营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医养结合制度。提高针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服务质量,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家庭抚养压力,提高被扶养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和谐程度和生活品质。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遵循社会组织为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而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其中诚实、承担责任是最普遍的、最广泛的、渗透性最强的社会规范。作为个体的人之所以必须从基本的社会价值出发进行道德选择,是出于自身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个人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和赞许,是人的一切利益中最基本的利益,而得到认同和赞许的关键,则在于一个人是否有美德和具有社会责任感。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注释略

【本文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责编:李 懿/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