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用“减负”来“增赋”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服务群众的“前沿哨站”,要打好“减负赋能”组合拳,构建“轻车壮马”新格局,让基层减负落地落实,让基层治理有力有效。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群众上。

减”去包袱,激发基层“自治”动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减负,做好“减法”是基础,要厘清各层级各条线的权责边界,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过度留痕、迎来送往等流于形式的“泥潭”中解脱出来,能“迈开脚来”查实情、“腾出手来”干实事、“沉下心来”来务实效。要引导基层干部练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践行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多往项目现场去、多到背街小巷看、多与基层群众聊、多朝田间地头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基层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调动起来,激发基层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

加”点资源,驱动基层“共治”势能。资源匮乏、人手紧缺是制约当前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小马拉大车”问题已成为横亘在基层面前的“一面南墙”。基层减负,巧用“加法”是关键,要统筹推进各类优势资源、专业人才、先进技术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延伸,以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发挥社会协同、专业支撑效应,通过党建共建吸纳民间团队等社会资源参与基层治理,建立长效联系机制,构建融合共治、资源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实现减“负”增“赋”两开花。要持续推动相关管理权限向基层下放,坚持以“权”赋“能”,促进事权统一,让“属地管理”实现有“权”管理。

乘”借东风,提升基层“智治”效能。基层工作往往存在各条线多头重复向下派任务、填数据、要表格的现象,同样的数据信息常常“多头报”“频繁报”,基层干部被“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困住了手脚、压垮了肩膀。基层减负,活用“乘法”是核心,要让基层治理“乘”借数字化东风,打通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壁垒”,合理优化政务信息化平台,推动数据统一收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避免重复向基层“伸手”,实现“一次报送,多头应用”。要善用“数治”思维提升基层治理质效,聚焦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保障等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推进线上办事“一网化通办”,群众诉求“一站式应答”,实现从“治”向“智”的转变。(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人民政府 张天锡)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