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正确认识绿色生产力与“双碳”目标的关系

摘 要:从科学理念来看,绿色生产力的形成与“双碳”目标的提出具有深刻的逻辑必然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必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化转型的现实必然。从战略意义来看,绿色生产力与“双碳”目标共同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打破对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推动建设生态经济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从实践路径来看,加快形成绿色技术范式是绿色生产力赋能“双碳”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绿色生产力 “双碳”目标 理论逻辑 必然性 战略意蕴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A

生产力与降碳减排是经济学中讨论发展方式不能回避的两个问题,其背后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双碳”目标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在全球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背景下,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实现“双碳”目标就成为人类发展所必须做出的积极行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绿色生产力不仅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更是人类社会面对环境问题时的重要选择,而“双碳”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共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

科学理念:绿色生产力的形成与“双碳”目标的提出具有深刻的逻辑必然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已迈入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核心,致力于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双碳”目标是在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后,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将碳排放控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彰显了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担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从现实需求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都需要绿色生产力的推动与“双碳”目标的指引。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必然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绿色生产力是对该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强调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绿色生产力不仅涵盖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还影响到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因其与生产关系的共生性,绿色生产力的形成将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来变革,促进整个社会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上的理念转变。在此意义上,绿色生产力代表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将资源、环境、生态、创新纳入生产力范畴,是绿色发展视域下生产力的崭新质态。

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绿色生产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的科学论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核心要素融入其中,实现了生产力科学性与自然性的有机结合,鲜明地展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新高度与新方向。首先,绿色生产力强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与保护相结合”原则的创造性发展。其次,绿色生产力不仅丰富了生产力概念的范畴,还拓展了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绿色生产力倡导通过绿色科技的应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道路。最后,绿色生产力在现代社会实践中价值日益凸显,不仅推动了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还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可以说,绿色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继承与创新成果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展现了其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强大力量。

绿色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基于中国的实际,贯穿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完善:毛泽东同志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强调“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些理论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物质、信息、能量变换,并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必然关系。特别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范畴在中国的“环境生产力”术语。无论是概念的提出还是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绿色生产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对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实际的理论概括与现实表达。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化转型的现实必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首要内容就是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新质生产力的绿色本质时强调:“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也成为绿色生产力形成与“双碳”目标提出的现实必然。生产力的发展一直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迫使人类开始寻求一种更加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绿色生产力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可以说,绿色生产力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超越,也是人类社会面对环境问题时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讲,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的转变。后工业文明时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已经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之于人类社会发展越发严重,必须适时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绿色生产力的孕育形成正是这种转变和调整的必然结果。对于我国来讲,“双碳”目标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阶段性任务,也是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牵引。社会发展与文明转换的视野中,绿色生产力的形成与“双碳”目标的实现体现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走向,成为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不难看出绿色生产力与“双碳”目标相互促进。一方面,绿色生产力的发展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绿色生产力的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高度,它超越了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引领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双碳”目标正是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核心导向,旨在通过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双碳”目标的提出也为绿色生产力的发展设定了清晰的目标蓝图与时间表,有助于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更为重要的是,以“双碳”目标为依据,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绿色低碳政策和规划,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同时,“双碳”目标引导企业明确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倒逼高碳排放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这一目标还引领社会各界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投入与研发,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绿色投资市场新机遇,为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拉动经济复苏和绿色增长的强大新动能。

战略意义:绿色生产力与“双碳”目标共同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社会的现代化首先要以物质生产的现代化为基础。纵观人类历史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都是由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强大生产力作为动力催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所伴生的新产业革命同样遵循着历次产业革命的共同特点。如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支撑的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以及清洁能源技术、循环经济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新生产工具和技术。这些科学理论与技术应用所形成的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不仅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孕育出一种全新质态的绿色生产力。

打破对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路径依赖

绿色生产力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驱动力。2023年中央经济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绿色生产力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循环经济、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材料浪费,形成了与西方传统模式对比鲜明的独特路径。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绿色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代表了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不仅是因为绿色生产力作为一种创新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基本观点,更多是因为绿色生产力作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绿色生产力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引擎,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与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往往忽视环境、过度消耗资源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双碳”目标的提出正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践行,标志着中国决心摆脱传统高碳化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西方现代化模式以其科技创新驱动、市场经济导向、高度工业化与城市化为核心特征,引领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与其相伴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及社会分配不均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打破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路径依赖,必须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代性与生态性问题,摆脱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双碳”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能源、工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等重点行业的绿色转型。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这种转型就是在整个经济社会领域中形成一种绿色生产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绿色生产力强调了绿色发展理念在生产过程中的融入、技术创新的支撑、生产方式的变革、消费方式的引导以及政策与制度的保障。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要求绿色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通过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对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单一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代价的深刻反思与超越。

推动建设生态经济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这表明要从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层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在产业结构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经济体系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和谐共存与发展的综合系统,其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活动必须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在我国经济产业发展中建设生态经济体系能够覆盖多个方面,如生态农业通过减少自然环境破坏、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则致力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推动工业生产的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生态服务业在服务过程中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动服务业的绿色转型。可以看出,生态经济体系不仅关注单一的经济活动,而是从整体角度出发,在行业的发展中考虑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关系,强调实现这三者的协调发展。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过程来看,无论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是“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产业都是最重要的关键词。所以,作为生产力的新质态,绿色生产力都不可避免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发生关系,进而推动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与“双碳”目标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形成生态经济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驱动力。一方面,产业生态化强调在保持自然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生态有机循环的机理,对特定地域空间内的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科学耦合优化。如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实现,需要政府将其纳入经济发展的决策规划中,建立健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依托科技创新的支撑,确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生态产业化则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前提,将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在农业、旅游、工业、建筑、补偿、产品开发和教育等领域,构建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的产业体系,并通过精心策划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者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过程的推进,实际上是对以往高度依赖碳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回应,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推动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高水平保护的相协调。而“双碳”目标的设定,正是这一现代化理念的具体实践,不仅是单纯地限制碳排放,更多强调借助能源革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等手段,引领经济社会向低碳、绿色、循环的方向转变,最终达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状态。

实践路径:加快形成绿色技术范式是绿色生产力赋能“双碳”目标的关键

技术范式用于描述某一时期内主导技术及其发展模式,反映特定技术体系下生产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技术范式的转变往往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绿色技术范式则特指以绿色、低碳、环保为核心价值导向,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绿色技术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关注技术的先进性,更需要依赖绿色生产力的提升,包括技术创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等。

绿色技术范式促进形成绿色生产力

绿色技术范式作为技术范式的一种,特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的绿色技术设计、绿色技术理念或绿色技术实践模式成为行业或社会普遍接受和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框架。这一范式不仅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关注,还通过其独特的技术承载性,为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理论上,绿色技术范式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融入技术创新,决定了绿色技术发展的方向、路径和创新边界,还通过强调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等环保目标,影响技术创新的目标导向为技术发展提供了特定方向和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在具体实践中,科研人员、工程师和企业在绿色技术范式的引导下更倾向于研发和应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直接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此外,绿色技术范式还促进了相关技术标准和环保规范的建立,成为技术创新的指引和标准,推动技术向更环保、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绿色技术范式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自身对于形成绿色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同时,绿色技术范式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等,能够有效支撑或促进绿色社会、经济和生态目标实现。在绿色技术范式的引领下,绿色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催生新的绿色技术和产业模式。反过来这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所形成的绿色生产力又进一步促进了绿色技术范式的形成。在经济发展与行业趋势的宏观表现中,绿色技术范式已经渗透到产业经济的诸多领域,如以太阳能、风能等快速发展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技术有效替代了传统化石能源,显著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节能减排技术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极大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由此来看,绿色技术范式促生的绿色生产力也在客观地推动经济发展的低碳化与去碳化,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绿色技术范式满足“双碳”目标实现的技术需求

绿色技术范式形成的过程也是绿色技术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过程,通过其自身所承载的技术创新直接推动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助力社会经济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在当前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中,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绿色技术范式的技术承载性展现出强大的推动力。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和智能农业等产业为例,绿色技术范式通过价值观引导、资金支持、标准建立、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对技术创新产生深远影响,不仅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还大幅降低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推动了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绿色技术范式形成的过程也要求劳动者具备绿色意识、推动劳动资料实现绿色化、劳动对象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变。这些变化共同推动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使经济体系更加符合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要求。

在微观层面,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思维模式,绿色技术范式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精准响应实现迫切需要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低碳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以及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等,对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深远而显著的影响。一方面,“双碳”目标的技术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绿色技术范式的持续创新和突破。如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通过发展绿色生产力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被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强调了产业的绿色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另一方面,绿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又进一步满足了这些技术需求,加速了“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绿色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开发出更加高效、清洁、低碳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随着绿色技术范式的不断形成和升级,其技术承载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带来更加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为 赵建军,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薄海,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编:董惠敏/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