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新余市渝水区:“三化”抓好铁路沿线治安环境治理

今年以来,新余市渝水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通过任务部署精细化、隐患整治常态化、宣传引导节点化,常态长效抓好铁路沿线治安环境治理工作,确保铁路沿线平安畅通。

任务部署精细化。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铁路护路联防安全稳定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成效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及时调整区、乡、村三级护路联防组织成员,认真贯彻落实年度工作要求,组织召开汛期、暑运等协调部署会议5次,支线实地调研2次,分析当前铁路治安形势,明确工作目标及具体任务,保障铁路安全专项活动有序开展。强化会商研判。召开铁路沿线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分析研判、及时解决”闭环工作机制,定期沟通交流铁路沿线工作情况,实现信息共享,实时预警,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分析研判形势、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进一步提升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能力,推动解决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强化督导检查。推进护路组织落责、成员单位履责、护路志愿者守责,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在镇、村自检自查的基础上,不定期深入铁路沿线和重点路段、重点村(社区)现场开展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消除铁路安全“盲区”“死角”,开展督导检查10次,保障铁路畅通运行及沿线安全稳定。

隐患整治常态化。坚持经常抓、抓经常的原则,统筹谋划,联动整治,全面落实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责任。开展隐患排查。依托“综治中心+网格员+信息化”平台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以网格为单元,依托护路志愿者、网格员开展每日巡查走访,全面掌握沿线村情民意,及时排查涉路矛盾纠纷,紧盯公路铁路并行交汇地段,开展雨季安全隐患和支线非法通道排查专项行动,确保情况早掌握、问题早了解、风险早防范,逐一排查,实现动态排查、动态清零。推动联合治理。协调路地公安、成员单位,常态化开展联防联控,适时安排应急处置演练,扎实推进路外环境整治,“清单化”整改问题,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模式,推进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智慧护路”平台建设,在境内沪昆高速、沪昆线安装高空摄像机,实现智能化预警,运用支线道口视频监控、道闸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共排查化解涉铁矛盾纠纷2件,消除安全隐患25件。注重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及信息报送制度,加强防汛抢险及灾害信息采集上报工作,确保突发事件消息及时获取,对重大灾情和道路阻断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对发现的积水等隐患问题及时上报铁路部门联动处置。

宣传引导节点化。通过拓展渠道、丰富内容,不断强化爱路护路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护路氛围。明确宣传重点。以“5·26我爱路”、平安建设宣传和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宣传为契机,深入开展铁路护路宣传进学校、进村庄、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通过在铁路附近村庄醒目墙面张贴刷写宣传标语、“小手牵大手”进学校开展法治宣传课、入户宣传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抓准宣传时机。结合节庆假日、农忙季节、人流车流量大的重点地段等开展集中宣传,通过发放一份宣传品、讲好一个护路故事达到人人传播护路知识目的,让安全行为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习惯。丰富宣传载体。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作群、村居民群开展“线上”宣传的同时,联合铁路和成员单位、路地公安、司法机关等广泛进行“线下”宣传,全面提升群众对铁路护路安全防范的意识。共开展铁路护路宣传活动4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20余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新余市渝水区护路办  习梅芳)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