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株洲高新区围绕汽车研发设计、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基础配套零部件、检验检测、汽车后市场服务等构建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目前,产业链聚集企业300余家,2023年产业链规模工业企业产值超过300亿元。
一是深挖整车企业产能。大力实施“电动株洲”建设行动方案,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契机,聚焦智慧公交、智慧物流、智慧环卫领域,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建设,推动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领域逐步实现电动化替代。加强对接北汽集团、中车集团,加速盘活北汽乘用车、中车电动客车等整车产能,全力支持企业拓展领域、投放新品,争取更多生产计划、中高端和适销车型落户株。2023年,园区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64000辆,其中,北汽株洲分公司61057辆,中车电动2943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助推中车电动、纽恩驰、三一能源装备挖掘物流车、环卫车、医疗车、重卡等新能源专用车产能。目前,纽恩驰无人驾驶智慧环卫项目已获湖南省发改委200万元资金支持。
二是推动零部件企业提质。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园区采用“专属定制+微定制”模式,总用地面积185亩,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打造的“首家合院式全定制园区”,进一步提升零部件产业聚集度和本地配套率。目前,园区集聚相关重点零部件企业153家,形成了以“三电”核心动力配件为支撑,通用配件及配套零部件基本覆盖的新能源汽车配件体系。围绕新能源汽配件关键核心技术与薄弱环节,引导中车电驱、立方新能源等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三电”系统等高附加值配件。目前,园区拥有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家级研发机构6家,省级研发机构12家,建成湖南省功率半导体制造业创新中心、湖南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拥有以丁荣军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聚焦细分领域,引导新能源汽车关键配套产品工程化攻关,推动株齿、麦格米特等企业进入省重点配套补链清单,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筑牢本土供应链竞争优势。目前,园区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省级以上“专精特新”32家。
三是打造汽车后市场品牌。成立全国第三个二手车出口综合服务平台——株洲二手车出口基地,该基地依托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株洲汽博园为核心,打造集展示、采购、检测、仓储、物流、金融、销售于一体的二手车出口全产业链体系,产品已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举办新能源汽车国际峰会、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对接会、产业链圈层研讨会等系列高层次会展及活动,不断加强产业链上企业配套合作,提升本地产业品牌影响力。依托全国综合性能第二、中南地区唯一拥有国际汽联认证二级赛道的株洲F2国际赛车场,积极承办国内外汽车赛事、赛车驾培、产品测试等相关活动,汽车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湖南株洲高新区 刘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