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省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把耕地保护放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进行考量,整合巡田力量、推进信息共享、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积极构建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耕地保护机制。
“三长”守护“一体化”
今年6月,巴中市河长办、林长办、田长办联合出台《巴中市“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联动机制工作方案(试行)》,明确“三长”联动,一巡多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
巴中在“三长”联动中,实行定期联合召开会议,共同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工作,“三长”办公室按年度轮值履行牵头职责,指导县(区)相关工作。巴中不断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充实网格员队伍,织牢河湖资源、森林湿地资源和耕地保护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报告破坏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巴中市共优化设置市、县、乡、村四级田长2707名、网格员3899名,培训各级田长5600人次,“三长”联合巡查120余万次,发现问题线索757条,闭环处置率100%,实现了耕地有效保护。“‘三长’联巡,节约了人力,提升了巡田效率,在耕地保护‘早发现’中我们多了‘两双眼睛’,判断也更加及时精准。”平昌县金山坪社区村级田长何景界说。
信息共享“把关口”
“在注重人防的同时,我们加强信息数据整合,注重依托信息技术提升耕地保护能力。”巴中局耕地保护科负责人罗洪刚说。巴中打通自然资源、农业、发改、水利、林业等部门信息查询利用共享通道,实现耕地、河湖、森林等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在市内建立起撂荒地整治、土地整理、水利和林草等项目数据联合审查机制,全市95%的耕地、93%的林地、90%的河湖纳入数据库。同时,依托信息基础建立由自规和发改两部门主导、7县(区)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主抓、各乡(镇)参与的“2+7+N+X”“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评价”制度,实行“凡用地、先耕评”,对未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和“增存挂钩”政策的项目不予耕评;未通过“耕评”的项目暂缓立项,不予办理用地手续。
巴中还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探索建立违法用地遥感预判机制,对全市耕地变化和工程变化图斑进行全面梳理和动态摸底。截至10月底,巴中共开展“耕评”项目25个,节约耕地338亩;补充恢复耕地3.8万亩。
案件联查“长牙齿”
巴中不断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在持续加强自然资源监察执法力度基础上,与政府综合督查、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审判等机关合作,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设立“田长+法官工作室”,联合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开展耕地保护案件专项查处活动,增强了自然资源执法与纪律、司法合力。巴中先后开展了国家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和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始终保持打击整治耕地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及时制止、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破坏耕作层的行为,促进耕地管理秩序持续稳定向好。
截至10月底,全市受理处置群众举报非法占用耕地事件107起,立案查处违法行为37宗;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改197宗,整改历年土地例行督查反馈问题83个,整改恢复耕地4672.18亩,追责问责71人。
“耕地保护工作面宽量大,政策法律性强,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支持和配合。”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俊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责任,切实守牢“天府粮仓”巴中片区的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每一寸耕地实现良田粮用。(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郑洲 熊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