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企业党建 > 正文

推进央企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推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一体化发展是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坚守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具体实践。央企党校是党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企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需要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央企重点任务,深入实施教研咨一体化,推动三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努力教出水平、研出深度、咨出效能,切实把央企党校工作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准政治站位,服务央企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央企党校必须在服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大局中精准定位,围绕央企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围绕建设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找准教研咨一体化与央企工作实际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

加强统筹规划,形成协同攻关合力。坚持系统观念,准确认识把握央企党校教研咨一体化的发展逻辑和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教学培训是中心、科学研究是基础、决策咨询是成果之间的关系,将三者的发展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聚焦央企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与供给,做好央企党校教研咨体系规划,在组织架构、工作运行、应用转化等方面与企业自身体制机制紧密贴合、相互贯通,打通阻碍教研咨三者良性循环的痛点堵点,实现一体部署、纵横协同。树立“大党校”理念,依托央企内部政研体系、科创体系、管理体系等多维度全方位推进教研咨工作,打破内部“壁垒”,形成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咨询促发展、成果进课堂的一体化工作格局。

突出发展重点,提高教学培训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不断增强党校教学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学术水平、专业水平,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央企党校应系统开展教研咨一体化,实现高水平育才、高质量献策。建立“主业主课+央企特色”课程体系,丰富教研咨一体化的方式和手段,把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与央企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相结合,把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与央企的贯彻落实实践相结合,把干部教育培训与央企改革发展相结合。培育“教学+科研+咨询”复合型人才队伍,鼓励教师走出党校“小课堂”,走进企业“大课堂”,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紧密围绕企业所急、发展所需开发课程、研究问题、提出建议。发挥央企党校学员实践经验多、问题意识强等优势,倡导学研结合,出好“命题作文”,引导学员群策群力将教学引入研究,通过案例教学、学员论坛等将科研成果和决策咨询经验融入教学,形成教研咨一体化的良性闭环。

创新体制机制,发挥资源集成优势。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资源优势,能够为央企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有效保障。建立“大联动”机制,分层分类整合央企资源,为党校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科研数据、咨询素材以及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建立专家上讲台机制,更好发挥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带动作用。建立央企党校资源集聚平台,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产业单位的交流,协同构建“教学链—科研链—咨询链—产业链—人才链”合作网络,放大教研咨一体化的溢出效应。建立专门机构对接联络机制,紧密连接央企资源,以教学专题、科研课题和决策咨询选题“三题合一”为牵引,推动教研咨相互衔接、配合有力。完善教研咨一体化效能评估机制,建立“研究成果转化为精品课程或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等评价标准,打造具有央企党校特色的新型智库。

(作者系国家能源集团党校教务部主任)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