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必须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近年来,江苏如皋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绘底色、强支撑、谋发展点亮网络文明之光,着力打造生态清朗与文化繁荣“交相辉映”的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举旗定向,绘就网络文明红底色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互联网内容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如皋坚持创新网上宣传内容、形式、手段,以“红”为底色擦亮网络空间“绿”生态。
创新网上理论传播新剧种。充分发挥如皋非遗“杖头木偶”的传统艺术魅力和广泛群众基础,创编《书记买树》《说到做到》《喜事新办》《过年》《鸭叫声声》等“偶来讲”系列短剧,线下巡演,线上展播。展演短视频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端、学习强国、如e如皋、雉水在线等进行推介传播,覆盖人数超千万,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
激发“互联网+党建”新活力。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党组织的建设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行业“云链e心”党建领航工程,创设“学习思想大讲堂”,用好“红领党务通工作室”等阵地,培养“红色麦克风”网络主播36名。策划开展“网络名人红色基地行”活动,打造“议事厅”,开展精准化服务,引导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进,以“党建红”引领“网信蓝”,用“新”力量激活“新引擎”,让互联网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探索红色资源出圈新路径。深挖如皋红色资源“富矿”,开设“红种子直播间”“‘云’探馆”“雉水e评·思享汇”网络传播专题,用好直播形式、AR技术、短视频传播,打破时空地域限制,拓展参与渠道,丰富表现形式。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与华夏胶片电影博物馆合作,通过专有技术修复老电影,开设线上影院,线上观影10万余人次,扩大本土红色资源的感召力、影响力。
架梁立柱,夯实网络文明强支撑
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以平台阵地、人才队伍为支撑,不断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向网上延伸拓展。如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网络文明建设,高点定位打造“奏响网络文明‘如’e‘皋’歌”工作品牌,积极培育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全域融合可观可感的健康网络文化。
搭建多维传播矩阵。构建以“如皋发布”微信公众号为龙头,“皋端”APP为引领,各镇(区、街道)、部门与属地自媒体为两翼的“1+1+N”新媒体传播矩阵,不同媒体间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做大“三足鼎立 十强逐鹿”等网络专题影响力,用全新理念、视角、手段、渠道探索新时代网络宣传新路径。以正能量稿池打造、好文好贴推荐探索市镇并联、政民互动的网络传播新模式,用有影响、有温度、有新意的新媒体作品牢牢站稳网上宣传主阵地。
建强多域志愿队伍。持续开展“清朗”“净网”专项行动,实施“好网民”培育计划,聘任本地自媒体平台负责人担任“网络文明观察员”,组建“互联网微治理工作室”,形成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网络人士共同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合力,推动网络空间持续向善向好。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打造“Yi帮到底”线上投诉平台,推出全媒体新闻舆论监督类栏目“如皋零距离”,形成“一键通达”解民忧、回复办结百分百的处置闭环机制。
打造多元应用场景。坚持“三融”导向,注重顶层设计一体化推进,突出文化融合多元化打造。以市级网络文明建设品牌“如e皋歌”为引领,辐射至14个镇(区、街道),形成“古韵蒲塘”直播间、“非遗‘云’研学”基地、“网络文明口袋公园”等“一镇一品”网络文明应用场景,实现品牌融合、文化融入、阵地融活。紧扣网络空间思想引领、网络空间文化培育、网络空间生态治理等七大主题,以场地联建、队伍联育、特色联创开展“场景+品牌”培育,推动网络文明建设从“指尖”延伸至“身边”最后一公里。
守正创新,画好网络文明同心圆
网络是人民的网络,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守主流价值之“正”,创网络生态之“新”。因地制宜打造网络评论体系,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数字赋能伙伴行动等多项网络文明建设重点工程,赋能民生服务、文化传承、乡村振兴诸多领域,在守与创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强化价值引领,提高社会感召力。锚定主题主线,充分利用网络音视频、网络公益等传播形式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提升网络文明传播声量。系统构建大网评格局,做优做强“雉水e评”网评品牌,探索“评+频”创新网络传播新语态,坚持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视频号、抖音开设视评版块“听皋声”“主播说”,用年轻人喜爱的语言传递主流声音,提高快速发声、对外传播、舆论引导能力,服务新闻宣传和网络传播工作大局。“‘如’约看发展 e路奏‘皋’歌”网络文化活动从“键对键”到“面对面”搭建政民互动“桥梁”。“大爱如皋e起行”网络公益活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深化文化传播,激活艺术生命力。开展“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方史志、非遗技艺、红色故事等,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用好讲好如皋“四张名片”,挖掘弘扬如皋大爱文化,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非遗上‘云’”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搭建新“舞台”,让线下好内容与网络传播渠道相乘,推动丰富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涨粉出圈”。“V观历史 如此皋能”“非遗会唱歌”“如宝·非遗‘云’学记”等网络传播非遗篇短视频经新浪微博、视频号、微信等新媒体渠道传播,吸引百万网友围观。
优化协同发展,增强品牌影响力。吸纳本地头部矩阵自媒体达人40多人组建“数字赋能 抖in如皋”工作室,与电商中心融合开展实体化运作,先后开展电商普及培训1125人次,直播带货专业技能培训1186人次,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引智聚才“托”起乡村全面振兴。围绕发掘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互联网+文旅+农产品电商”的新模式,联合培育壮大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61个,累计促成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发起“e起向‘新’ 逐‘质’攀高”网络主题活动,扩大网络公益伙伴行动覆盖面,让更多网民实地探访创新型企业,公益宣传推介家乡风土人情,为经济社会发展集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