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康定情歌》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上演,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和业界的认可。整场演出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闪耀在文化艺术的璀璨星空中,光芒四射。这部歌剧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呈现,更是上海音乐学院“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和成功展示。
歌剧《康定情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雪域高原的感人故事,反映了“两路”精神和民族团结,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艺术角度看,该剧在音乐戏剧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准。交响乐队与人声之间的充分互动,独特的和声语言和精细的艺术编排,使音乐与戏剧完美融合,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之中。
当然,这部歌剧的成功也得益于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创演研一体化”模式。在创作过程中,汇聚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声乐系、管弦系等多个学科专业力量。曲作者、指挥家、导演、制作人等众多专家组成的主创团队,为作品的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学校与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出品,体现了校地合作的优势,为作品注入了更多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创演研一体化”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在高水准的舞台上锻炼自己,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表演能力。这种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艺术的热爱。创作之初,主创团队前往四川实地采风,深入了解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将这些元素融入作品中。首演之后,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力求作品更加完美,体现了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这部歌剧作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以中国民歌《康定情歌》为基础进行创作,将民族音乐贯穿始终,保留了浓郁的中国民歌地方风味。在文化交融方面,将民族歌曲拆分成序曲、间奏曲、尾声等,使文化的交融在歌剧中达到高度统一,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歌剧《康定情歌》艺术总监、总策划、总导演廖昌永表示,歌剧《康定情歌》是上音近年来的重点原创剧目之一,用传帮带的方式在重要舞台进行艺术实践、艺术研究,有利于青年音乐人才将理论转化成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迈入新时代,原创歌剧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注重思想性和欣赏性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的推广方式,也应该在保持艺术水准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观众和市场需求,如何让音乐剧作品给观众带去更多的亮点和特色,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院欣赏歌剧,展现歌剧文化魅力。(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