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奔着问题“改”、对着问题“革”,以改革开路、以改革破题,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民心声是改革所向。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题中之义。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深入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急难愁盼,把问题拿到桌面上,向问题叫板,多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
改革涵盖的领域包罗万象,涉及的问题千差万别,有新有旧,有难有易,有大有小,对老百姓而言都关乎切身利益,既不能抓大放小、挑重过轻,也不能抓小放大、拈轻怕重,要“眉毛胡子一起抓”、新账老账一起算。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要树立忧患意识、底线意识,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懂得小题大做、管中窥豹,把问题与风险想先一步、想深一层,时时松懈不得、处处紧盯不放,坚持抓早抓小、不等不靠,着力下好改革“先手棋”,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千改万改,解决问题才是真改。要突出问题导向,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奔着问题去、围着问题干、盯着问题改,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浅至深,深挖细挖问题根源,真抓重点、敢攻难点、善破堵点,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出实招、出硬招、出狠招,把解决问题成效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
改革力度究竟怎么样,重点看问题解决了没有。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这个根本性问题,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改革发力点,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既立足当前也立足长远,既做显绩做潜绩,敢于触碰深层矛盾问题,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实打实、硬碰硬地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干出实效,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要勇于接受群众评判,坚持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身体力行地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检验,用实绩来说话、让群众来打分,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以事不避难、义不避责的信念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以改革任务落实的“亮丽清单”,擦亮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账单”。
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越要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啃硬骨头、涉险滩,既沉着冷静又蹄疾步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把全面深化改革宏伟蓝图紧紧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作者:单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