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新思想 > 权威解读 > 正文

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秀玲(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紧扣培养时代新人,不断提高思政引领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话语表达。坚持守正,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突出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坚持创新,就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手段、方式和载体。还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内涵发展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思政课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提高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引领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讲清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道理哲理并讲深讲透讲活,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学科素养。理论功底的提升,需要通过学科的引领,通过教师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升学术能力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支撑思政课教学的资源,以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从学科设置、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以教学引导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的学术导向,研究成果服务育人目标。因而,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以高水平的学科成果支撑思政课教学,为思政课创新创优提供更多源头活水,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职责。

以课堂主渠道为重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建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思政课程群。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设要求,按照课程和统一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注重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注重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要突出以生为本,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不能变,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地位不能变,教师坚守课堂主阵地、发挥立德树人关键作用不能变;所谓变,是指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主动创设适应学生思想认知能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要推动高校思政课的传统优势同数字化技术高度融合,但要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避免因技术至上忽视或弱化思政课的政治属性,规避“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的风险;要避免过度使用新技术新手段,造成教师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人格完善作用的移位或缺失。

以“大思政课”建设为依托拓展育人场域。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思政小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大思政课”建设,以“大思政课”建设完善育人体系,拓展育人场域。要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要把“大思政课”纳入学校整体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主动拓展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推进校地合作,建设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促进学校社会实践教学的协同化、体系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延伸“社会大课堂”,主动将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革命纪念馆等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教育理念、教学载体、教育内容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及时跟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研究和阐释,充分利用“大思政课”,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深入的学理分析,积极回应学生思想困惑,教会学生明辨是非,提升判断和选择能力,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中领悟党的创新理论,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以“六要”为标准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教师是关键。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着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水平高超、业务能力精湛的思政课教师。要强化政治标准,严把思政课教师选用管理考核的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完善思政课教师聘任和退出机制。要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和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互评制度、集中命题制度;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推动数字化时代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以教学名师为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名师工程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努力建设以“六要”为标准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开展跨区域、跨专业广泛交流合作,建立起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协同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思政课堂教学新样态,建设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学术共同体。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通过不断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完成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