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摘要】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并进一步强化实践导向,注重行动落实。要精准识别学生需求,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优化教育环境、汇聚育人合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动能。通过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改革教学评价和打造学习环境等举措,高校思政课可以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高质量发展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应成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助力。要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并进一步强化实践导向,注重行动落实。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其各个环节始终围绕“人的发展”和“人的提升”这一逻辑展开。②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助力思政课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立德树人”的成效是衡量其各项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首要目标已经转变为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学生素质培养趋势,高校思政课教学着力培育学生在“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③这三个方面、六个基本点的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是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实现育人目标,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助力思政课建设实现守正创新的目标。通过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革和创新思政课堂,可以提高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性。要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保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并进一步将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开展教学。此外,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以及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重要目标。高校思政课应聚焦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内容主线,指明教学建设方向,体现教学核心意图。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助力思政课真正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需要思政课来培根固本、铸魂育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求思政课提质增效、引领方向。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思政课力求实效的追求。通过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精准施策,可以准确把握教育对象,提高教学质量。思政课的使命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大志向、涵养大情怀、立志做大事,从而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一方面,使学生自觉地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另一方面,使学生把握住历史契机,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作为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应聚焦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所谓“整体的人”的发展,首要在于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④既涵盖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也包括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综合素养的培育。思政课教学应旨在整合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

认识学生是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的基础。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深入认识与研究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预备能力、态度、目标期望进行分析,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前期准备。鉴于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广泛、知识面宽、求知欲强、思想敏锐且易于接受新事物,思政课教师要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大学生的特性,帮助他们运用科学认知解决思想困惑,培养其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其次,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动机,通过调查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了解其对知识掌握与困惑解决的需求,理解其赢得地位与自尊的动因,判断其努力是否旨在为了获得认可,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确保其拥有持续的学习动力。⑤最后,了解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大学生已具备独立思想,学习目标明确,期望思政课内容与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并能学以致用。

理解学习是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的关键。学习是主体持续变化的过程,涉及行为的变化,从“知”到“行”的转化,不仅能获得专业知识结构,还能形成实践活动方式。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学生在源源不断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疲倦地吸收自己听到、看到、读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⑥。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是让更多学生参与思想理论学习,根据自身兴趣进行有意义探索并有所收获。因此,让学生理解学习至关重要。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探索与选择发展方向,正确认识所学内容,保持对真理的热爱。比如,在课外,可以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其学习潜力,促进其情感和智力的共同发展。此外,思政课创新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其自我教育的意识与习惯,增强其自我选择和构建的能力。

塑造能力是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的落脚点。高校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具有广博知识与全面素养的人才,将大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还要促进其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要紧扣学生发展的特点,以核心能力和个人特长带动“整体的人”的发展。青年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在自我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中,应将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自觉自愿地服务于党、国家、社会及人民。

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夯实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根基。思政课教师不仅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更是知识、思想、真理的传授者,需要在个人修养、学术修为和品德行为上做好表率,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大先生”。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主宰着自己的学习进程。教育的最终效果只能依靠学生自身的能力来体现。因此,思政课教学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形成双向甚至多向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模式,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模式。从“教”向“学”的中心转向,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求转变,再通过协作式、引导型、个性化、互动性的教育方法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思政课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深层次问题为切入点,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融会贯通地传授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正面引导。同时,应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方式上,积极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建立分众式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改革教学评价,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思政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具有诊断、调整和发展的功能,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思政课教学评价应充分结合学科特性,不仅评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察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基本原理的运用能力。只有知行合一,思政课才能真正触及大学生的心灵,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可以通过理论知识检测、案例分析考核、考察结果研判等多种途径检测大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教学评价应从以教师或学生为中心的单一标准,向以学生为重心、以学习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健全综合性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添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活力。首先,应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和情境教学。思政课教学应具备良好的互动和沟通环境,使学生充满参与感,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思政课教学应有温度、深度,不能只是“填鸭式”的表面浇灌或“单向度”的聆听,应在师生的积极交流中产生共鸣,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统一。其次,应创新教学方式与健全社会化学习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有助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管理、教学信息管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经验交流。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和创新,并实现自测、自我评价等自主活动以及互测、互评等人际交往活动。学生可以根据思政课课程学习主题的划分,共享学习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理解和支持,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或解决问题。最后,应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升校园人文气息。思政课应助力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大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并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建设工作。师生应保持谦逊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习风气和团结协作的生活方式,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教育氛围。

(作者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注:本文系“北京市重点马院建设”资助、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专项”重点项目“创新实践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2-XKZX-01)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教改攻关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②鲁明川、曹克亮:《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论析》,《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1期。

③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年第2期。

④钟启泉:《课程的逻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5页。

⑤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⑥[美]卡尔·罗杰斯著,伍新春、管琳、贾容芳译:《自由学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责编/孙渴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