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要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凝聚人民智慧,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改革开放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人民福祉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彰显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76倍,年均增长6.0%。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成果,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提升,志气骨气底气进一步增强。

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生动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坚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强调依靠人民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以改革开放造福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发展、增强了社会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与此同时,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破解的问题,凸显了现代化进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难度。

站在人民立场上科学回答时代之问,需要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改革”与“深化改革”的统一,既体现在“全面”的广度上,也体现在“深化”的深度上。《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从总体上囊括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构成了一个彼此呼应、不可分割、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准入畅通、规则一致、设施联通和监管协同,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才能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只有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才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只有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丰富社会精神文化供给,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消费能力,才能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只有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才能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只有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以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和新安全格局的构建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安全感。只有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致力于通过改革开放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待转变为可感知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更稳定工作、更满意收入、更可靠社会保障、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居住条件、更优美环境、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期盼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点,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决定》指出,把改革推向前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本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旧矛盾的解决意味着新矛盾的产生。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又内在地包含了全面深化改革中各领域各环节的具体矛盾。改革开放不可能一劳永逸,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破解。一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带动全局工作。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最紧迫的事情抓起,集中力量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二是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就要充分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凝聚人民智慧。三是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前进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以改革开放激发动力、释放活力。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使中国式现代化朝着既定目标向前推进。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着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我们党大力弘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把准现代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问题,找准破解风险难题的方法和路径。更好回应民生诉求,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改革与开放的关系。改革与开放相伴而生,二者互相促进、有机统一,改革为开放提供内部动力和支撑机制,开放为改革提供外部动力和有利条件,应在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和质量。二是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改革、发展与安全辩证统一,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社会更高水平的安全与稳定。三是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法治下推动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全面从严治党引领高校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A1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

②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

③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求是》,2023年第19期。

④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求是》,2024年第10期。

⑤《七十五载长歌奋进 赓续前行再奏华章——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国家统计局网站,2024年9月9日。

责编/赵橙涔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