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世文编》由明末文学家陈子龙等人编撰,全书共五百零四卷,补遗四卷。该书于崇祯十年(1637年)二月开始编辑,以人为纲,按年代先后为序,是一部从历史实际出发,总结明朝两百多年的统治经验与教训,经世致用的书。
这部大书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兵饷、马政、边防、边情、火器、贡市、番舶、灾荒、农事、治沙、水利、海运、漕运、财政、盐法、刑法、钱法、税法、役没、科举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关治国方针政策的实用之学。而其中贯穿始终的,从未脱离民生这一主旨。
节财裕国以厚民生
明代士大夫讨论民生问题,属于经世致用,《明经世文编》包含较多反映民生的论述。明太祖朱元璋诏书中重点论述过民本问题,强调“厚民生”。洪武四年(1371年)五月《免两浙秋粮诏》指出:“食惟民之天,民乃邦之本。”翌年十月《免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五府秋粮诏》又说:“尝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此有国家者,所以厚民生而重民命也。”明朝士大夫奏事建言,每每以民本思想为出发点,谈论民生问题。
在清官海瑞有名的批评嘉靖皇帝的《治安疏》中,提出皇帝的为君之道就是关心民生,臣职在于建言皇帝了解民生。海瑞将君道不正、臣职不明视为天下第一事。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系决于此。陆树声在《敬献愚忠以备采择疏》中建言圣学图治,解决民生为上,应令官员解决民困,保证民生,并在论述中将民生问题抬到“国本”的高度,蠲免钱粮、赈灾施贷是舒缓民困的有效措施。
有关节俭、国用与民生的关系,明朝士大夫多有论述。明朝改革家张居正为万历初政上《陈六事疏》,建言之一就是“固邦本”,提出俭德即君德,君主尚俭,国家财政才充足,民生才有依赖。万历二十年(1592年)首辅大学士王家屏建议节约皇室、朝廷的财政费用,以此带动官民养成节约风气,减少人民的负担,从而保证民生。胡世宁上《备边千策疏》,其第二条是“崇节俭以制财用”,认为节俭以足国用而遂民生,是官民都应树立的风尚。刘健在《言时政疏》中主张节财用、公赏罚,他说道:“财用者,国之急务,近年国计空乏,民生穷困。”因此朝廷理财、节财很重要,如此才可以保证民生顺畅、国家富裕。
魏时亮在《题为摘陈安攘要议以俾睿采疏》中,将“节财裕国”作为根本要义之一,节俭可以作为裕国手段,以充足的财政收入,保证边疆所需与奠定民生。张文的《裁革冗食节冗费奏》就说:“夫当此匮乏之时而不为裁革变通之计,何以裕民生而足国用哉!”经费事关国用,张邦奇在《处置经费议》中建议朝廷昭俭德、裁滥赏、汰冗食,这是节流;再有就是开源的办法,只有皇帝、朝廷不虚耗,民生才能不困苦。
总之,在明朝士大夫的前述重视民生的用语中,出现了恤民生、奠民生、裕民生的用法,反复强调的是使民生顺遂,遂民生是民本思想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对君德、官箴的要求,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稳定和谐。
国计民生何以两利
民生与国计是国家统治状况综合性表述,但是“国计民生”也不限于抽象表达,往往联系具体问题来谈。那么何种事情关系“国计”与“民生”呢?《明经世文编》论述最多的是水利、田赋,此外还有盐法、钱法等问题。
水利主要指治理黄河、运河,黄河不仅关系到交通、水利,还关联漕运,东南漕运是京师食粮与国用的保障,保证运河通畅自然重要。明后期黄河南徙,挟淮泗而内灌,官员搜集诸家治河之说,为之谋划。曾为首辅大学士的李春芳在《高堰定议序》中说:“予虽山居,所望海渎效灵、臣工勠力,以俾国计奠民生者切切焉,未尝一日置念。”念念不忘治河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隆庆六年(1572年),万恭总理河道,于宝应筑水闸导洪,他的《创设宝应月河疏》开宗明义:“题为创设宝应月河以利国计民生事”,把开河作为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海瑞也在隆庆时疏浚吴淞江,他的《开吴淞江疏》说:“淞江一水,国计所需,民生攸赖,修之举之不可一日缓也。”疏浚河道为国计民生不可或缺。后世评论海瑞此举:“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治河专家潘季驯就通济筑坝问题上《查复旧规疏》提出建议,这是关系到国家漕运、纳贡以及民间的交通运输,事涉官民,所以认为是“国计民生两利”之事。
田赋是古代中国主要税捐之一。万历时,昆山人张栋就东南财赋问题上疏,认为富贵者居住城市,但是“生计”依赖于乡村的农业生产,国家征收赋税过重,民众苦不堪言。他反对竭泽而渔,主张藏富于民,还具体开列核荒田、宽改折、解白粮三条建议,以使国家得到赋税,民众减轻负担。万历时常熟人赵用贤在《议平江南粮役疏》中谈到核荒田中存在诸多弊端,给国计民生带来的问题较大。万历时温纯请将浙江清丈土地后查出的田赋浮额蠲免,他说:“小民均沾减征之惠,于民生国计未必无小补矣!”
盐法、钱法属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弘治时,马文升关心盐法,他的《重盐法以备急用疏》认为盐课与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盐税可以作为财政支出用于军饷、救灾,民生即民命。嘉靖时,周用建议改革两浙盐法,与马文升出自同样的逻辑。铸钱方面,杨成写信给朋友,认为应铸钱增加流通、满足消费,国家与民众都增加了收入,国家财政充足,人民生活富裕。
朝廷有关田赋税收以及行政要务的河政、漕政、马政与盐法、钱法,多与国家财政有关,也关系到民众经济收入与生活。然而明朝的历史确是在内忧外患之下,为了国家军费需要,增加“三饷”,且不断加派,最终因国计影响了民生,到崇祯时代,靠加派维持军费,结果造成民生不安,最终亡国。
民生休戚系于官吏
古代中国对于社会的管理强调自上而下,官员对君权负责,权力很大。但官员治理社会,则以维护人民生计为基础。万历元年(1573年)张瀚为吏部尚书,深知该职的重要性:“初,余之召入秉铨也,思古太宰之职,在知人安民,而惠安民生,莫先综核吏治。”认识到综核吏治事关惠安民生的重要性。
明朝士大夫治理国家的呼吁中,认为百姓的生活好坏在于地方官员治理如何的看法不少。朱元璋的谋士朱升认为民生休戚系之于官吏,通民情才可以成为贤长吏。
事关民生的官员,以州县地方官最为亲民,其贤能很重要。明中期李东阳就北直隶冀州修城以防虏防水,评价道:“夫所贵乎守令者,能卫民生、捍民患,以为之父母者也。”认为地方官能解决民众问题才算称职。张岳将民生可哀归咎于官员:“法度日弛,民生可哀,任事之臣岂能无责!”嘉靖时潘潢在《申明守令条格疏》中谈到治理国家选择知县的重要性,他说:“守令自重,民生自安矣。”并具体提出了精选任、不应格、严旌举、隆体貌、明职务5条措施。陆粲在《去积弊以振作人材疏》中谈到朝廷用人问题,条陈四事,其中建议“汰冗官”,他说:“京官省则俸禄可减,以纡国用;外官省则供亿可减,以厚民生。”
为了保证官员队伍的贤能廉洁,监察官员很重要。监察官员考核吏治,实际上是为了民生。张瀚就指出:“至于举劾之宜当者,以吏治臧否,系民生休戚,而全系抚、按之举劾。”巡抚、巡按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赵南星论述吏治与民生较多。他曾疏陈天下四大害,其中“吏治日污,民生日瘁,是谓州县之害”,将民生不遂归结为州县官吏污浊。赵南星在《覆陈给事疏》中指出吏治清浊与民生遂苦的关系,他建议“惩举刺”,即检查部门是否尽责关系到吏治,吏治清浊制约民生遂苦,得出“吏治清而民生遂”“吏治浊而民生苦”的结论。明朝的著名士大夫多有论述吏治与民生者。如张居正在《请定面奖廉能仪注疏》中说:“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在于安民生,安民生则在于核吏治,吏治关乎民生。
由上可知,吏治要求官员厚民生、抚绥民生。因此,民生问题不仅属于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明经世文编》所选的只是明代士大夫的部分奏疏与议论,然而却是有关明代社会治理最有代表性的论述,其中有关民生的论述较多,反映了明代士大夫关心的重大事情与基本观念。明代士大夫多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能臣,对于朝政与地方社会影响较大,如廷臣刘健、谢迁“以道事君”促成弘治中兴,张居正改革振兴国家,地方大员吕坤推行实政颇有作为。明朝士大夫也发展了民生思想,如朱升说“民生休戚在长吏”,这是对吏治与民生关系的高度概括。中国历史上的民生问题既是生活史内容,也事关社会与国家,值得深入研究。因此,研究士大夫的民生思想与实践,采取国家与社会的视角,显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