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基层干部在基层治理事业中要精耕细作,以“笔墨纸砚”谱写好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执党建引领之“笔”,一心向党,勾画新时代社会工作的“主轮廓”。基层党建是引领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勾勒出新时代社会工作“山水画”中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轮廓”。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信念、淬炼思想、铸魂赋能,积极探索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将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组织和人群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解决好基层的就业难题,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蘸初心使命之“墨”,凝心铸魂,渲染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浓氛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守初心使命,是谷文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战胜风沙、根治旱涝,十几载让荒岛变绿洲;是张富清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修建堤坝、改善交通,一甲子战贫困保民生。见之所以来方明所去,基层干部更应牢记初心使命,以勤勉敬业诠释使命,勇毅前行,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奋发有为,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铺服务群众之“纸”,竭诚奉献,厚植新时代社会工作的“纯底色”。基层是社情民意的源头,是推动社会治理的前沿,更是政令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基层干部应当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深入到群众中去,融入基层,了解百姓的“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敢于经历“风吹雨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坐“冷板凳”,敢于捧“烫手山芋”,并把它作为积累经验、丰富阅历的“垫脚石”。发扬“孺子牛”,经“千锤百炼”,见“世间百态”,练“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厚植清廉忠诚爱民的“纯底色”。
摆经验创新之“砚”,学以致用,注入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新动能”。从“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到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再到“三事分议”议事协商机制,无不体现着基层工作经验的创新,这些经验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强调“以民为本、德治结合、与时俱进”的原则。广大基层干部应当从这些基层治理经验中汲取精华,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经验理论进一步创新,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新时代社会工作提供“源头活水”。
(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 吴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