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嘉兴交警树牢“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建设理念,加大交管网办中心提级扩能,推进交管高频事项线上云办,实施“机动车抵(解)押登记一件事”服务改革。应用于 9 月 5 日上线以来,全市累计办理解押业务 11305件(抵押、解押共 13746 件),线上办理 6815 件、占比达 60.2%,群众办理时间由过去半天减少至 10 分钟,满意率达 99.3%,预计每年能为群众减轻负担超三千余万元。
窗口上云,重塑业务流程
研发“嘉警·抵押快办”小程序并上架“嘉兴交警”微信公众号,构建办事群众、金融机构、公安交警三方“沟通桥梁”。一是业务集成贯通。小程序提供图文提示操作指引,办事群众依样填报、快速申请,金融机构审核比对、推送反馈,交警部门审批签注、发放证书,原本因为金融机构线下服务缺位,导致群众在金融机构、公安交警“进两扇门、填五张表、跑 N 趟路”变成“不出门、线上办”,还能一屏掌握进度。二是警邮协作“代跑”。建强交警、邮政融合网办服务中心,作为抵押登记云端中台。线上审核通过后根据公文寄递规定按需转入邮政寄递界面,采用 EMS 渠道提供抵押登记权证“上门揽收、中心签注、送证到家”的“代跑”服务,以“邮政快跑”实现“群众零跑”,解决“业务流”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三是窗口兜底服务。针对应用上线前已经获取金融机构寄还登记权证的待解押历史存量业务,以及少数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弱势群体,落实车管窗口提供兜底服务,并与金融机构建立“电话+凭单”核验机制,稳妥解决遗留存量难题。
数字铸盾,保障业务可信
聚焦抵押登记这一网络确权行为可能存在身份造假、意愿抵赖等风险隐患,以“司法链”理念打造数据安全“铜墙铁壁”。一是身份授权真实。运用“人脸识别+数字证书”技术,动态核验双方身份,确保实人实名操作。针对企业车辆大多法人授权员工代办、身份核验复杂的瓶颈,打通工商登记系统和移动运营商,采取法人手机短信二次核验,确保真实授权。二是流程规范可溯。通过“加密签名+区块链存储”,对签署文档进行数字加密、全过程可溯,确保业务留存不可篡改、确权意愿不可抵赖。系统还专门研发接口数据协议、运用双网安全边界,完成审批后,登记过程图文数据自动导入公安交管“六合一”平台,实现“信息链”与“业务链”匹配贯通。三是预警联动处置。建立异常业务预警处置机制,发现虚假申请、“骗押”嫌疑的业务,一律转为线下指定窗口面审、相关警种跟进调查,有力防范违规中介及灰黑链条,虚假申请由上线前的每月1-2 起降至“零发生”,有效堵塞“信息差”带来的漏洞,为金融机构避免每年数百万元坏账风险。
精细服务,打造业务标杆
树牢精致、细致、极致理念,做好推广使用“后半篇”文章,强化服务提质、监管提效,努力让群众“放心办、满意办”。一是精准宣传引导。主动联合主流媒体、充分运用融媒矩阵,广泛开展“一件事”报道,并专门制作操作示范视频,让群众一目了然。滚动梳理解押业务临期到期的群众,通过发送短信精准告知云办路径。同时在全市交管服务窗口,组织导办员,运用易拉宝等方式宣传引导,帮助待办群众云办快办。二是提优服务质量。对接各大金融机构,推动将解押寄递费用纳入信贷服务支出,减少群众出于省钱对寄、跑产生选择“纠结”,以“免费代跑”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出台金融机构备案规定,并按照“先大户后小户”的原则,协助指导金融机构规范落户上线,已备案 412 家,满足购车信贷需求。三是强化内控监管。出台《“嘉警·抵押快办”平台运行工作机制》《“嘉警·抵押快办”平台材料审核规范》,明确“金”“警”“邮”各方工作责任,常态开展抵押登记技能、数据安全保密等培训,并通过短信落实专人盯办、临期催办提醒,强化内部质效监督,确保云办高效规范。
(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沈益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