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于“六尺窄巷”之间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以和为贵的历史智慧。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六尺巷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执“谦和礼让”“秉公用权”“德法并行”之笔,描绘出一幅基层治理的崭新画卷。

执“谦和礼让”之笔,绘就基层治理“文明画卷”。六尺窄巷诉说着“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佳话,展现出“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的中华传统美德。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党员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要秉持谦和礼让的态度对待群众,当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面对意见和诉求,要虚心倾听,以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当出现矛盾纠纷时,要坚持群众路线,善于换位思考,积极引导群众有事敞开说、遇事明理多协商、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推动形成礼让和谐的良好民风。

执“秉公用权”之笔,绘就基层治理“为民画卷”。“一纸书信只为墙”,这句话深刻道出张英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基层干部应当恪守“权力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底线,始终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清清白白从业、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坚定“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树立问题导向,认真解决基层实际困难,真正把权力用于“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之所盼、解人民之所难”,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落到实处。

执“德法并行”之笔,绘就基层治理“共治画卷”。在六尺巷的典故中,当张吴两家出现矛盾后并未采取极端方式来处理,而是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既体现了道德力量,也蕴含着法治精神。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一方面要推进德治教化,要坚持以文养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潜移默化引导基层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弘德于常;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抓好法治教育,提升基层干部法治素养,同时围绕基层实际依法制定村规民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把法治文化融入生活,引导群众依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共新余市委组织部 涂翀)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