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科学家扮演着关键角色,科学家精神也被赋予了这一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家作为支撑科学共同体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社会公民的一员,具有科学工作者与社会公民的双重身份,这构成了科学家精神丰富内涵的两个基本维度。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赋予以科学家为代表的知识群体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也是建构科学家精神的中心议题。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科学家精神 科学文化 人性化科学
【中图分类号】 G316/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20.004
【作者简介】贾向桐,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认识论与科学史。主要著作有《自然科学的现代性逻辑》《通变古今 融汇中外(科学技术哲学卷)》《天工开物:科技与方术》等。
科学家精神作为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凝聚着时代文明的精髓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精粹,持续孕育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科学文化。[1]科学史之父萨顿指出,“它(科学)将会培养出最高尚的文化”,因为“科学最宝贵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可以带来物质的利益,更在于其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是一种崭新的思想意识,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宝贵的部分”[2]。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当下,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依托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知识、技术与数据等为核心要素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智能化、高效能、高附加值的生产力形态,正发展成为推动整个社会进步最为关键的强大引擎。众所周知,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而如何协调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这一复杂且微妙的动态关系,成为新时期我们面临的重要议题。在这一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科学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科学家精神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认识论与价值论:科学家精神蕴含的双重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3]不言而喻,科学家精神在整个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科学家们的孜孜以求才使得科学这朵人类的智慧之花得以绽放。为此,较之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它侧重于科学家个人或群体在科学实践中所展现出的精神气质和价值理念,体现了对客观认知与社会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的追求。具体而言,科学家精神的主体是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工作者,他们在社会中同时扮演“科学家”和“社会公民”两种角色。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员,科学家的身份与作为国家、社会共同体成员的公民身份相互交织,共同成为孕育科学家精神和观念的逻辑源流。科学家精神中的时代性与职业性特征,根植于科学家作为科学探索主体与社会成员身份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将专业科学精神与社会公共责任相结合的独特科学精神与气质。
一方面,科学家精神深植于科学认知活动之中。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家从事其职业研究工作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建构起科学事业这一宏伟大厦的前提基础,也是科学家精神的基础和第一层内涵:科学家以不懈追求真理为旨趣,孕育出客观性、创新性的精神特质,由此构成了科学理性探索的底层驱动力。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一员,科学家的社会性精神价值超越了专业领域,体现在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和公民参与等多个层面。这些观念和气质共同构成了科学家作为普通社会公民所展现的社会精神品质。可见,科学家精神是一个多维度且内涵丰富的概念,紧密围绕科学认知与社会公民责任两个维度展开。一方面,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创造科学知识产品,这一过程体现了认识论层面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科学家尤其是要参与和自身专业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普及科学知识和引导科学反思,体现了价值论层面的科学精神。两个维度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家独特精神风貌”。从历史上看,科学家精神的这两个维度也的确是融于一体的。学者斯特恩斯曾这样描述近代科学革命时期的英国科学家精神:科学家们以严谨的实验和逻辑推理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上,更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思维方式。[4]这种风貌不仅反映了科学家对知识的无限追求,也彰显了他们作为社会进步推动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家群体的使命与担当显得尤为重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前进方向,也是构建和形塑新时代科学精神与科学实践的重要依托。作为指导科学探索的导向标,“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5]。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是对当前新科技革命所展现的新特征与新趋势,以及对这些趋势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最新总结与未来趋势的预示。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深深根源于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跃迁需求。在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关联中,科学家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而科学家精神在推动和滋养科学活动中则发挥了关键的“支撑柱石”作用。
关于科学家活动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的双重维度,马克思作出过如下描述,“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6]。这一观点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更具有代表性:在科学家通过科学认知活动及作为社会公众成员这两个层面推动科学进步乃至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求真精神与为社会服务的价值观念具有同等重要性。具体而言,科学认知精神的核心在于认识论维度中的真理追求与客观方法论的应用,着重强调了科学认识中求真与创新观念的重要性,这构成了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核。默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的研究便是这一理论路径的典范,其不仅是科学作为社会建制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认识论基石,也是科学家以科学认知为职业的根本职业要求。马克思提出的“学识为人类服务”,进一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同社会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科学家在探索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无法剥离其社会身份,这一身份同样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
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科学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即科学家不仅是知识创新的主体,而且其社会责任与观念也须始终贯穿于研究与实践活动全过程。科技创新带动下的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劳动者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型生产模式的需求。作为拥有专业科学技能的公民,科学家“有义务来尽其所能使其技能的利用符合公众利益”[7],符合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科学绿色化的期盼,这一理念应该贯穿于其精神活动的始终。科学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而新质生产力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便捷的条件,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活力。科学家精神处于联通二者的桥梁位置——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导和推动,而新质生产力本身即是科学家精神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创新成果,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推动了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进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于认识论维度的科学家精神
认识论是探讨科学家精神一个最基础且核心的关键维度,它为科学家精神诸多内涵的形成提供了前提与基础。从认识论的视角来看,科学实践的核心目标是认知世界的客观规律,即科学研究旨在揭示并确定客观知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认知成果的可靠性则是科学工作的根本要求。这对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认知规范和要求,这些规范内化为科学家的精神或观念集合,通常体现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实证的探索研究、理性思考与分析的态度与方法等等的综合体。
人们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往往始于科学认知的个体层面,因此,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普遍性——即它们不依赖于个人意志或特定情境——被特别强调。正如早期任鸿隽等人所总结的那样,科学精神乃是“崇实”“贵确”求真理之方法。[8]这要求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排除个人的主观偏见,严格依据客观事实、逻辑的一致性以及实验的可验证性等实证研究的标准和规范。在此意义上,科学家本身也就顺理成章被视为崇高的道德实践者——“科学家是独立于‘所有人的伦理品质’之外的道德艺术大师和‘追求真理的反宗教的苦行者’。把科学看作是‘内在的天命’的观点的核心是完整的、热情的自我认同与作为唯一的激起生活兴趣的智力任务的结合”[9]。可见,认识论意义上的科学家精神,简单而言就是指科学家在追求真理和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理性特质与态度,这些特质与态度构成了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素。
进而,从科学家个体的视角来看,科学家精神孕育了一种开放、合作及创新的积极心态,促进了科学家之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以认识论维度的真理性和客观方法论为核心的科学认知精神,着重强调求真精神与创新性观念的重要性,其核心精神是开放性的(open ethos),[10]这构成了以科学家精神推进科学事业稳步发展最为基础且核心的认识论内涵。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以科学家各自为战为特征的小科学范式逐渐式微,以合作与分工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日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实际上,这种转变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科学实践的重心从科学家个体转向科学共同体。在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无疑是“默顿规范”(Mertonian norms)。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提出的普遍主义、共有性、无私利性以及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等原则,构成了具有情感色彩的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体系。尽管这些原则主要关注科学共同体的内部规范性,但其立足点依然在于认识论层面,即强调这些认知标准对科学共同体的“公共价值”。[11]为了保障科学作为社会建制的健康发展,并满足科学家以科学认知为职业的基本需求,科学职业(scientific profession)这一视角逐渐成为衡量科学精神的重要维度,也成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探讨科学家精神有关议题不可或缺的参照系。
相较于传统科学范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整个科学共同体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协调好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正如马尔库什指出的,“当实验自然科学最初主要是因其技术-实践上的巨大产能而变得合法时,与此同时,科学,本来的‘纯’科学却全面远离了其有用性在实践中的实现,也就是所谓的纯粹的‘应用’,两者遵循着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逻辑”[12]。在传统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个体或许可以因“科学而科学”而忽略这些基本规则的差异,但作为科学共同体,他们却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因此,培育“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变得至关重要,唯有如此,科学实践才能容纳各种事实上的可能性,而不止步于逻辑上的自我约束。当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科学共同体和科学家的要求远不止于此。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嵌于生产力的各要素之中,成为推动生产力跃升的关键,“要推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从而技术成为最主要的发动机。科学使机器‘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13]为了优化和合理化生产力要素的配置,需要推陈出新的科学理论不断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智能化与跨学科的发展也为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创造了新的条件。
科学家以及科学共同体在认识论或认知层面不仅负有创新知识与理论的责任,而且还附加了应用、科普与传播这些专业知识的责任,因为这是其他专业群体所难以肩负和实现的。艾德萨(J. Edsall)这样总结,“一种类型的(科学责任)是和科学研究以及传播相关的”[14]。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高度专业化,融合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其专业性分析和预判已经远非专业人士所能胜任。开放科学(Opening Science)时代,要求科学家从传统的数据创造者和“保管者”的角色,同时转变为数据共享者和传播者的角色,这无疑对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和职责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家在跨学科合作研究中需要扮演较之以往更加积极的角色,促进科学信息与数据的共享和知识的交流,同时要发挥好沟通科学共同体与普通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这一切都意味着科学家精神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内涵,这既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继而,这一趋势凸显了科学家认知精神的重要性,拓展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核。认识论层面的责任问题也成为科学认知创新的一个核心维度。科学家在促进科学认知的透明性和开放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既要求他们积极采纳并践行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原则,又要担负增强公众对科学信任、推动科学家之间以及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合作与交流的职责。因此,科学认知的责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了新质生产力对科学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它涉及科学产品投入应用后对经济社会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影响的评估,这种包含不确定性的预测本身也构成了科学家创新成果的组成部分。更进一步说,这归根到底也是科学知识与应用、自由的创新研究与社会需求和责任之间的矛盾问题的体现。这一点首先体现在知识或技术创新本身的认知责任,尽管这一领域一直较少受到关注,且通常仅通过科学精神中的批判精神和开放态度等维度间接涉及,类似于对科学与技术的认知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我们应避免陷入科学主义的狭隘视角,即不应单纯依赖科学本身来解决由科学引发的问题。这一点也成为我们进一步讨论科学家精神的价值论维度的重要依据。
基于价值论维度的科学家精神
众所周知,科学家不仅是科学知识生产的科学共同体成员,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他们也承担着与其他社会成员同样的社会职责与义务。科学家个体是多重社会身份的综合体,在现代社会没有完全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科学家,这也是人们经常提到的“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的问题,进而,这也就回到了艾德萨的“另一个涉及社会责任的议题”。[15]这一议题在科学家精神层面的体现是,仅凭科学理性的认知精神或原则是不够的,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还需纳入相关的社会价值与责任予以考量。换言之,“科学家需要意识到他们是社会付以报酬的,同时也肩负教育未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16]这种基于社会职责的要求与科学家的科学认知活动紧密相连,即科学知识的创新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活动的这一逻辑也体现在科学家的精神面貌之中。因此,从社会价值论的视角来看,科学家精神是指科学家作为普通社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展现出的价值特征和倾向性态度。
因此,传统上被纯粹科学精神所有意无意忽视的人文精神以及社会价值问题,再次被纳入科学家精神的讨论范畴。科学家,作为新时代推动科学与社会深度融合的代表性群体,成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汇融合的关键枢纽,这构成了新时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个核心议题,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环境。
如此一来,原本常常被狭义科学精神所排斥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议题重新回归我们的讨论视野。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视野下,科学创新所涉及的认识论问题以及责任问题所代表的价值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更为系统性且根本性的解决。这一融合与超越,是新时代构建科学家精神的动力源泉,而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也深深地植根于这一时代议题之中。在本质上,自然科学“不再仅仅是一种独立个体的普遍活动,而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化的文化现象”,[17]成为一种高度特殊化且富含社会文化意蕴与价值导向的综合系统,因此,我们需要从科学文化的层面来深刻理解和阐释科学家精神,在科学研究中实现自由创新与责任意识的平衡,形塑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基本框架与核心要素。深入剖析和把握这一问题,对于弘扬和阐释科学家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为驱动科学事业不断前行的核心动能,科学家精神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人类对自然界无尽探索的激情与热忱,也显著地推动了科学知识的累积与生产力的革新进程。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的是基于科学创新的良性生产要素配置,这在根本上涉及科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自由创新研究与社会需求及责任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平衡关系。在此背景下,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悄然发生了深刻转变。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家的角色与职责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专业范畴,其在参与社会决策制定中的实践不断深入,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整体进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转变意味着科学家所肩负的责任也更加艰巨与复杂。他们不仅需要在科学研究领域持续探索与创新,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与决策,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塑造与培育科学家精神,以应对科学发展的需求与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进一步凸显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创新的主导地位、优质化追求与先进性标准,均依赖于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这三大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互补的复杂系统工程。须知,“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不是劳动对象、工具和劳动者三种要素的相加,而是这些劳动要素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特定接合所建构起来的功能性构序能力。”[18]这种能力超越了生产要素本身,体现的是系统整体的效能。然而,在探讨这一功能性问题时,传统的抽象分析方法“却忽视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研究,即忽视了人与机器的关系,忽视了对协作、分工、大机器生产的研究而走向平面”,[19]未能全面把握生产力的深层次结构。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都离不开现代科学发展成果的支撑。新质生产力,作为基于新技术、新产业形态以及创新生产模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生产力形态,为科技绿色化、智能生产、创新驱动等前沿领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它不仅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生产效率与创新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因此,深入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制,促进其与多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这正是生产力发展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出的时代课题。
在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制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而难以全面而精准地对接快速变化的实际需求。这一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学家在风险预测、决策制定等领域的重要性。科学家不仅要持续深化其在专业领域的探索与研究,更要积极跨越学科界限,参与到社会决策的过程中,为科学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这一语境下,科学家在现代社会中的职责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专业研究的认知范畴,而是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这也是科学家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科学家需要密切关注科学知识的社会应用及其潜在影响,积极承担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引导科技伦理建设等社会责任。在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跃迁过程中,科学家应扮演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通过跨学科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式,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同时,审慎评估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与伦理挑战,为科学与社会的共同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更进一步地,科学家既要保持对科学前沿的敏锐洞察,又要增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从而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参与到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务中,致力于塑造人类更加繁荣、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结论:科学家精神的科学人文化视野
科学家通过科学认知与社会责任这两个核心维度,有力地推动了科学事业的稳步前行,持续塑造并丰富着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科学家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20]科学家精神是一个动态演进、自我超越的开放性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一动态体系中,科学家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广阔视野,不断开拓科学新知,推动知识边界的拓展。同时,作为社会成员,他们积极引领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科技伦理建设等多元途径,促进科技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科学家的双重身份——专业探索者与社会引领者,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正如萨顿所深刻洞察的那样,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它不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更是一个蕴含着丰富社会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的复杂系统。科学家精神作为这一系统的核心要素,不仅反映了科学家个人的品质与追求,更映射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与精神文明的风貌。因此,科学家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不仅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类文明形态新的飞跃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家应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通过跨学科合作、技术创新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推动科学与社会的协同进步,搭建起科学共同体这一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科学家精神所蕴含的科学人文视野,倡导在科学实践中融入人文关怀,关注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与伦理文化意义,为科学创新与人文价值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这一视野不仅丰富了科学的内涵,也拓宽了科学家的角色边界,引导科学家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促进科技与人文、科技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文精神成为科学家精神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理论的发现与创新,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更是对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彰显,且其本身已成为“人性化科学”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1]因此,我们须从人文与科学文化的双重视角深刻剖析并理解和阐释科学家精神。此外,当代科学的跨学科发展趋势为不同学科间以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平台。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交叉与碰撞,还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创新与拓展。科学的人文化是对以往过分追求纯粹经济效益的科学创新的一种纠偏,强调将生产力的多种维度纳入科学创新与科技发展的综合考量,以此推动科学、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展望未来,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将持续引领科学事业在科学探索的深度与广度上取得更大突破,并在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科学家精神的培养、传播与弘扬,以此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为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科技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美好未来提供强大精神动能。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当代科学哲学中的不充分决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FZXB061)
注释
[1]简单来说,科学家精神的对象指向具有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公民双重身份的科学家,而科学精神则指向以科学共同体为中心而形成的特殊科学群体,科学精神是科学本身对科学实践活动所提出的规范、理念和价值要求,是科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内在精神气质及其对象化的外在规范要求,它们二者既有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2][21]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2~49、97页。
[3][20]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12日,第2版。
[4]R. P. Stearns, "The Scientific Spirit in England in Early Modern Times," Isis, 1943, pp. 293-300.
[5]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求是》,2024年第11期。
[6]拉法格:《回忆马克思》,董思秋等译,济南:山东新华书店出版社,1949年,第2页。
[7]B. Russe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Scientists," Science, 1960, p. 391.
[8]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3~355页。
[9][12]马尔库什:《文化、科学、社会:文化现代性的构成》,孙建茵等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83、72页。
[10]J. Cohoon and J. Howison, "Norms and Open Systems in Open Science," Information & Culture, 2021, p. 56.
[11]R. K. Merto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2, pp. 270-273.
[13][19]孙承叔:《资本与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及其手稿当代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56、156页。
[14][15][16]J. T. Edsall, "Two Aspects of Scientific Responsibility," Science, 1981, 212(4490).
[17]P. D. Pandey, "Spirit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in India," Current Science, 2002, p. 83.
[18]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顾昕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59页。
[19]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年,第363页。
责 编∕张 贝 美 编∕周群英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 of Scientis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Jia Xiangtong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scientists as the main body of scientific activities, inevitably play a crucial role, and the spirit of scientists will naturally be endowed with new connotations of the times. As the backbone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as members of society, scientists undoubtedly have the dual identities of scientific workers and social citizens, which constitutes the two basic dimensions inherent in the spirit of scientis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core el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ciety is a fundamental historical mission entrusted to the intellectual community represented by scientists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also a central topic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irit of scientists.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spirit of scientists, scientific culture, humanized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