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产业振兴 > 正文

四川盐源:创新思路 加快转型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近年来,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四川省盐源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农业、文旅发展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经济收益和幸福感都大幅提升。

盐源县农业资源基础牢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有耕地76.48万亩、天然草地152.5万亩、经济林木种植面积超过240万亩,是全国高原红苹果名县、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全国花椒种植第一大县、全省核桃种植第一大县。

1

从苹果香到“致富伞”

金秋十月,在盐源县广袤的果园中,苹果树上的苹果如同璀璨的红宝石,镶嵌在翠绿的枝叶间。

盐源苹果基地海拔2300—2700米,为高山环抱的断陷盆地,果园灌溉水主要来自雨水和高山溪水。全县年降雨、年均温、一月均温等几个重要的生态指标完全符合优质苹果生产要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盐源苹果着色好、糖度高、果肉脆、风味香浓、耐贮存等特质。“盐源苹果”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和“优质农产品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等殊荣30余项。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盐源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按照“建设10万亩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县43万亩苹果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合理规划集科技种植、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电商物流、休闲观光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成功创建国家级优质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四川省五星级苹果现代农业园区,盐源县龙塘镇(苹果)上榜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2024年,盐源县苹果总面积为43万亩,预计年产量70万吨以上,产值33亿元。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四川省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65%和75%,苹果从业人员15万人。

作为农业产业大县,盐源县还有更多的特色产业。不久前,盐源县龙家湾菌菇产业园的菌菇棚内,一朵朵香菇从菌包上发出并撑开伞盖。工作人员捏住香菇根部,小心翼翼地将其采摘下来,一侧的箱子内,堆满了新鲜采摘的饱满香菇。据悉,菌包原材料即是苹果树废枝。菌包中木屑占比达70%,而苹果枝条制成的木屑对于香菇来说是最好的营养品之一。苹果树废枝“滋养”了菌菇产业,撑起了农民的“致富伞”。

据了解,在未来3年至5年,龙家湾菌菇产业园将实现生产1000万至2000万包菌包的规模。园区负责人看好东南亚和日本、韩国的市场,打算出口烤干的白花菇(香菇的一种优质品种)。

菌菇产业园所在的梅雨镇龙家湾社区,是盐源县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菌菇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安置点内的居民也需要工作机会,现在双方实现了“双向奔赴”。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文旅的过程中,必然要有全新的思路,还必须要有全新的技术。今天的农业产业,必须要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盐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员表示。盐源县龙塘镇水稻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就深入贯彻了这一理念。园区目前已建成2800亩集中连片的水稻种植基地。园区内施用农家肥,亩均化肥农药施量低于平均水平15%以上。建设病虫害监测、气象观测等网点2个,配套安装杀虫灯40盏。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盐源县上依托联农带农体系,园区由下海村一、二组村民联合创建,涉及492户农户。项目建设、惠农补贴惠及所有村民,联农带农体系健全。县委、县政府狠抓集中连片、优质高效的粮油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田成型、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路、水、电、气、信“五网”互联互通,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完善。

据了解,围绕“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建设,盐源县在2023年度完成2.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2024年度启动2.5万亩建设任务(改造提升)。而作为农业强县的盐源,也正在助力“天府粮仓”建设之路上行稳致远。

2

“文旅名县”助推产业欣欣向荣

盐源县文旅资源绚丽多姿。皈家堡新石器时代遗址、老龙头墓葬群、旱船遗址等遗迹遗存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青铜文化、笮文化、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泸沽湖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母系氏族人文风情举世闻名,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其中,老龙头遗址发现了千余座商代至西汉墓葬,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闻”,盐源县是四川继三星堆和金沙后的又一“青铜王国”。锦屏、官地库区高峡平湖等景点星罗棋布、蔚为壮观,公母山4A级旅游景区奇峰异石、风景秀丽。

近年来,盐源县持续推进“文旅名县”战略,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进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旅市场监管,持续提升“品味青铜韵,梦寻女儿国”文旅品牌影响力。

目前,盐源县已经完成了第一批文化站评估定级和盐源县2024年文化工作安排部署会暨文化站评估定级培训会,正持续开展第二批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在资金支持上,完成了2023年凉山州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扶持和奖励资金申报。

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盐源县坚持以文旅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泸沽湖摩梭家园文旅综合体项目(二期)、盐源县十里山水农文旅项目、泸沽湖五星级高端酒店(民宿)建设项目等文旅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最佳旅游目的地”建设进程。

3

主动作为,发挥优势,加快转型

盐源县各机关、村社等工作人员坚持以“农业强县、工业富县、文旅名县”发展战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旅融合发展,全面落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承压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实施重大项目108个,华电38万千瓦风电、人武部整体搬迁等53个项目全面竣工,西香高速控制性工程、龙塘水库枢纽及灌区工程进展顺利,环城路、国源商贸城等46个项目开工建设。

盐源县发挥优势、加快转型,产业层级不断优化。充分发挥特色农业、资源能源、文化旅游禀赋优势,加快产业融合集聚发展,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现代农业稳产提质。新建高标准农田2.3万亩,种植粮食76.05万亩、粮食产量23.94万吨;苹果、核桃、花椒总产值达49.39亿元,种植烟叶10.2万亩、收购烟叶27.39万担,烟农收入达4.47亿元,烟叶种植规模、收购数量、税收贡献均创历史新高。

盐源县全面统筹、一体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和美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布局更加合理。高标准打造了泸沽湖镇前所村、逗乐河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梅雨镇八家村、龙塘镇十五股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龙塘镇二道沟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据悉,泸沽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将全面推进泸沽湖文旅提升和新文旅集群项目建设,提速推进公母山二期工程,推动柏林湖苹果庄园、卡拉坝热气球基地、龙塘水库、棉桠森林等特色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规划建设定笮农文旅综合体、十里山水农文旅工程,打造一批以摩梭文化、青铜文化、笮文化、盐文化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加快构建“一湖引领、一区带动、多点绽放”文旅产业发展格局。

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盐源县正用心绘制出一幅幅“全域振兴、全民共富、城乡和美”的“丰”景画卷。(谭轩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