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金融正发力

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加快形成

图①:安徽某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生产车间场景。工行安徽省分行为该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供图

图②:兴业银行客户经理高晟源(右)与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在工厂内交流产品技术细节。盖真萍摄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围绕重点产业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当前,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步伐稳健、定位精准、动作流畅,快速完成汽车流水线上的质检、搬运、分拣等任务……人形机器人已成为一些工厂内的“熟练工”。

准确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机器人离不开一个重要零部件——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通常被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处,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速度控制,是人形机器人身上最具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之一。

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谐波减速器研发与制造的科技型企业。2021年,公司完成首条高端产线的搭建,实现规模化生产;2022年,公司迈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回忆创业以来的经历说,“当时企业产能扩大急需资金,但由于是初创的科技型企业,缺乏抵押和担保,我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吃了‘闭门羹’。”

一筹莫展之际,兴业银行客户经理高晟源通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了解到企业的信息,主动登门拜访,“这家企业技术领先、研发人员水平高,我行专门推出的‘技术流’贷款评审体系,看重的是企业的技术实力,只要符合标准,我们就可以提供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

经过审批,2022年10月,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为国华智能发放了300万元信用贷款。在这笔贷款到期后,企业又成功获批500万元贷款。

目前,国华智能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同时对研发资金的需求继续增加。今年10月,依托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为国华智能批复了5年期3000万元授信,其中25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设备更新。11月,这笔贷款已陆续投放。

“今年,银行为我们提供了金额更大、期限更长、利率更低的贷款,我们将把这笔资金用在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上,预计今年的产能将比去年翻番。”王广说。

从300万元到3000万元,短短两年时间,支持国华智能这家科技型企业的授信额度就增长到10倍。“近年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说。

近年来,金融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的政策工具日益丰富。比如,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政府引导基金,带动市场化创业投资发展;实施专项担保计划,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等等。

与此同时,科技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机构改变传统授信模式,重新构建信贷评价体系,根据科技型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科研实力、发展前景等特点,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工业数转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以及“中试险+研发贷”等多种金融组合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8%。今年前8个月,科技保险保费达388亿元,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等科技活动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过7万亿元。

有效整合产融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产融良性互动

“企业主要从事高性能减振降噪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由于缺乏采购原材料的资金加上无法及时回收货款,去年一个重要的研发项目一度被搁置。”山东奥卓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义兵说。

得知奥卓新材的融资需求后,交通银行枣庄分行为企业设计了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夏义兵说:“去年11月,银行为企业提供了500万元信用类流动资金贷款,近期又批准我们信用贷款额度1000万元,这些资金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解决了企业面临的流动资金问题,金融机构又把目光投向了企业所在的产业链。“银行召开专项研讨会,讨论了高性能新材料行业的产业链特征,研究了该行业企业的结算方式、账务周期和现金流量特点。”交通银行枣庄分行滕州支行客户经理朱强说,银行发现奥卓新材日常多以电汇、票据结算,部分核心客户账期较长无法及时回款,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为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盘活资金、降低运营成本,交行为奥卓新材匹配了产业链金融产品“快易付”。“这款产品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信用优势,为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奥卓新材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应收账款快速回笼。今年8月,企业成功获取订单款项132万元,原本3个月的账期被缩短至一周内。”朱强说。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各部门和相关机构协同发力,有效整合产业和金融资源,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设立了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集群等24个特色专区,汇聚超34万家优质企业、近3000家金融机构、700多项金融产品。工信部牵头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联合金融机构举办专项路演,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项目搭建路演对接平台。中国银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展银政对接、银企合作,对不同领域的新兴产业分类施策,健全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体系。

“当前,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加大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融资支持,助力打造重点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围绕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梁斯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4.8%、13.5%。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在产业链强链稳链固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发布通知,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工作方案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精准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基础再造等重点领域。

“产业革命始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兴于产业创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彭俞超说,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加强银企需求对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银行不愿贷、不敢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双方信息不对称。建立健全科技、产业、金融三方信息共享机制,打造产融合作平台为企业融资增信,用算法模型在银企间搭建智能匹配的桥梁,都是解决产业信息与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挖掘数据的资源价值,探索全维度的信息共享机制,畅通产融信息对接的渠道,实现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标签信息的入库管理,将促进金融资源与企业融资需求有效对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从科创信用贷,到快速成长接力贷,再到“股债贷保”联动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累计推出13款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形成了贯通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拟上市、上市等阶段的金融产品供给体系。

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梅霜说:“金融机构应以产业逻辑评价客户价值,以发展眼光看待融资需求,从产学研、人才队伍、知识产权等维度对企业进行科学评估,在客户准入、授权管理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不断提升金融供给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适配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地各部门要不断推动金融创新适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需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彭俞超表示。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