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部署“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举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迎来新机遇。
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在城镇,近5亿在乡村,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程度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县域是4万多个乡镇和66万余个村庄的结合体,是城乡联系最紧密的地区,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肩负着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在供给侧,县域是畅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机衔接。在需求侧,县域拥有广阔地域和众多人口,随着县域经济增长,县域势必会释放出强大的内需潜力,进一步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
近日,《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千亿县”,数量从9个增至59个,10年增加了50个,GDP总量达到9.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7.6%,这充分彰显出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随着《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聚焦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相继发布,县域经济定位也被置于事关现代化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正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一些传统产业逐步向县市转移。与此同时,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为县域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功能提供了难得机遇。
但是从《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3》来看,我国县域经济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023中国百强县市分布在17个省份中,江苏24个,浙江23个、山东15个。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72个、中部地区18个、西部地区9个、东北地区1个。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看,东部强县城乡收入比降到1.78,中部强县城乡收入比为1.81,西部强县城乡差距较大,收入比为2.07。从全国来看,县域产业整体上竞争力还不够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特色不鲜明,工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与此同时,由于基础设施配置效率、公共服务质量、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等,县域公共资源匮乏困境依然存在,导致难以对人才形成长久吸引力,人才队伍建设尚不完善。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实现城乡融合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需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朝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切实发力。
一是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区域协同,不仅要处理好城乡关系,还要处理好县域之间的关系。需要加快构建协作紧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联动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有了新要求。要充分发挥县城对乡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公共设施建设向乡村延伸覆盖、公共资源向乡村下沉配置,努力实现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探索多元发展路径,推动县域经济增量提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特色化、差异化是县域发展的必然。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发展活力。既要努力做强本地独具特色、具有传统优势的重点产业,又要积极引进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进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打造多元人才政策服务体系,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县域要发展,人才是重点。县域经济发展要吸引并留住人才,除出台一般性人才发展服务政策外,还应切实保障县域资金、技术、制度等资源的倾斜,为人才提供更广泛的发展平台、更丰富的就业创业机会以及更高品质的发展环境。
当前我们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一幅东西互济、南北协同、城乡并进的壮美画卷,正在中国大地徐徐铺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定,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未来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千亿县”涌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