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要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科技体制改革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中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加快构建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与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完善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举国体制,推进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词:全面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体制改革 科教融合 国家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战略部署的落实和新的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体现了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以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支撑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战略考量。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增强历史主动、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改革重点、掌握科学方法,坚定不移、蹄疾步稳地将改革进行到底,努力将全会擘画的“规划图”不断变为“施工图”直至“实景图”。[1]
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以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在迈向新时代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历程,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从而实现了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追求贯通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使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质。[3]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打破发展战略和制度安排上的迷思,推进制度创新,持续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4]
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推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者有机统筹推进,相互支撑,协同发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构筑了坚实的“底盘”和“支柱”。协调推进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5]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新质生产力不仅仅依赖于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通过技术创新、知识资本、人才资本等无形要素的提升,优化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组合,最终实现生产力的质变和飞跃。[6]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技术革命性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路径,以更高素质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劳动资料、更广泛的劳动对象为生产力跃升的重要驱动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要增强紧迫感,以创新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与人才体制改革,强化系统观念,通过持续完善人才、资金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增强产学研融合发展等,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理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路径,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发挥科技体制改革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引领作用,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要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强化党和国家作为重大创新领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重组创新资源,在创新资源配置、要素流动、科技供给、创新扩散、创新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与标准等方面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7],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统筹、目标统筹、要素统筹和工作统筹,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力主体与活力社会更好结合的创新发展格局,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在继续用足用好后发优势的同时,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依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建立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健有效的体制支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8]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在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历史性交汇期,这是我国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强国迈进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世界百年变局、现代化新征程的激荡交织,都指向了未来十年,即“十五五”和“十六五”时期,这将是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变革实现群体性突破的十年,也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要的十年、是中国初步实现现代化重大时间节点、是决定大国竞争格局的关键十年。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把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最可持续的竞争力,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全过程,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正在推动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加快突破,以科学技术新原理、新组合、新应用为基础产生的突破性创新,有望推动相关产业乃至全球经济的革命性进步,各类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相互赋能,迭代突破,发展的新能量不断集聚,正在成为全球生产力新跃升的突破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全局性的影响。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建立在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基础上的数字时代创新浪潮正在改变各行各业的面貌、发展规律和底层逻辑,乃至人的认知本身。科技进步是大国崛起的关键力量。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能够掌握前沿科技并迅速应用科技成果、率先对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的国家,往往能够快速提升综合国力进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始终围绕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这条主线,始终围绕国家发展大局,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走在前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实力显著提高。只有在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后劲才足。在改革实践中,我国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将改革成果制度化,逐步实现科技治理的法治化,形成“改革—政策—法律”螺旋上升的科技治理法治化演进路径。《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对“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形成体系化、全局性科技发展新格局。只有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才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体现了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创新驱动一脉相承的发展内涵,也体现了充分发挥我国科技创新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向未来,必须抢抓机遇,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夯实科技发展根基,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建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
汇聚改革合力,落实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面临新形势新需求,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以激发各类人才和各类创新主体创新创造活力为着力点,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数据一体化配置,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落实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一系列重大命题。
构建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升四类创新能力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需要顶层设计层面的“写意”和“宏大叙事”,还有针对具体问题的“工笔”与“探索实践”,打通各种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卡点堵点,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体系。需要进一步聚焦薄弱环节,促进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教育、人才、金融紧密融合,促进要素优化组合,加强生态链的融合,迭加相互赋能,增强应急应变能力,建成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环境保障。
以“体系”和“能力”为中心,加强系统化布局,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四类创新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创新动能。
一是统筹协同能力。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和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统筹谋划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科技人才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强化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形成领导有力、组织科学、协同有序的创新格局。强化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过程、全链条的设计和一体化实施,尊重各环节的创新规律。
二是人才培养吸引和储备能力。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大局,坚持遵循规律、实践标准,坚持开放合作、全球视野,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重点从自主培育、人才选拔识别和吸引引进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建设工作。
三是开放合作能力。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和拓展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找到相匹配的创新内源型动力和外向型动力。
四是创新文化影响和引领能力。文化彰显着时代发展的影子。在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时代新文化等方面,以全球化视野推动中国创新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战略支撑。
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与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着力建构符合国情的科技创新路径
从教育大国、科技大国、人才资源强国迈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人才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面向未来,要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增强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以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各项改革,建立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营造良好生态、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良好作风学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着力健全人才引进和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并带动学科发展有效机制,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筑牢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基础。
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和正在形成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紧密相连,要与智能化时代创新效率提升相结合,形成符合国情的科技创新路径。
一是提升传统要素的配置效率和质量,避免用片面的工业化思维理解、指导、实践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数据等新要素的高效组合,积极塑造领先产品、领先产业和领先市场等先发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拓展新的战略空间。
二是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系统集成与协同创新,培育发展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围绕科技领军企业构建重点领域体系化、任务型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发挥企业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牵引整合作用,取得先发优势。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的全链条管理。要围绕创新链完善财税、金融、科技、人才政策,优化创新要素流动和配置体制,完善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制度,健全科技伦理与科技安全风险防范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创新环境。
四是优化创新要素流动和配置体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健全知识、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完善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举国体制,着力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力量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国家重大战略,集中有限目标,发挥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先后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实施举国体制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的攻坚任务。实践证明,在科技起步和追赶阶段,举国体制是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落后追赶到成功迈进创新国家行列的重要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丰富了“举国体制”新的使命和内涵。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有机结合,以长期主义和“超越竞争”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新组合和合理流动,以改革驱动创新、改善创新制度供给,加强创新政策整体设计和协调配合,推动政策向创新链条一体化整体设计转变,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和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10]我国科技创新已经有了坚实基础,但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的问题破局需要久久为功,迫切需要有一批创新主体能够肩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担当,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升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国家战略人才是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在国家战略科技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才队伍,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是培养造就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关键。对照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人才体系构成,有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人才。统筹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强化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形成领导有力、组织科学、协同有序的创新格局。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更高素质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劳动资料、更广泛劳动对象驱动生产力的跃升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连。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于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则为创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畅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优化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组合。这对更高素质的创新型劳动者,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既包括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也包括更多更优更效率的技术、设备等生产手段;更广泛的劳动对象,在种类和形态等方面大大拓展,覆盖深地深海深空、高技术产品、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高质量联动贯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11]针对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联动创新,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创新趋势优化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融通发展的科研组织体系,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本文系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改革路径研究”(编号:ZXZK202410)、国家知识产权局“十五五”研究课题“‘十五五’时期知识产权支持全面创新、支撑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思路举措”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薛美慧、秦铮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略
责编:李 懿/美编:王嘉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