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强化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

摘 要:强化科技战略先导地位与发挥科技根本支撑作用是科技现代化的两翼,是一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力的本质要求。一方面,强化科技的战略性、前瞻性、先导性地位,才能保障高质量科技供给,确保科技根本支撑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的基础性、全局性、系统性根本支撑作用,才能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凸显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强化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必须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选准题,找对人,用好钱,建好生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融通创新和良性循环。

关键词:科技战略先导地位 科技根本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2]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做支撑引领,科技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准确把握科技的时代定位和发展方向,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视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来深刻认识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强化科技战略先导地位与发挥科技根本支撑作用是科技现代化的两翼,只有一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科技战略性、前瞻性、先导性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性、全局性、系统性根本支撑作用,才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认识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

“战略”本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指特定主体对未来发展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的谋划与策略安排。“先导”指引路、引导、引领。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理念为首,中国式现代化以科技现代化为先。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学技术打头阵。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战略性地位,指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二是前瞻性地位,指科技创新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产生全面、系统、长远影响;三是先导性地位,指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通过原始创新策源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发展实力和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

科技战略先导地位不仅包括科技自身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和超前,也包括科技创新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赋能和引领。只有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努力实现科技自身的领先和超前,才能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赋能和引领作用。在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科技问题、可能引发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突破的重要基础前沿与交叉融合等领域方向上,要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先导性布局。

“根本”是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根本支撑就是无法替代的支撑。科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最底层、最基础、最重要的支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科技这个根本和源头如果没有抓好,就会在未来竞争中失去根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根本支撑作用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基础性作用,体现为科技对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创新效能和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影响,特别是科技基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技创新的系统能力、整体水平和体系效能,在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二是全局性作用,体现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3];三是系统性作用,体现为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全面融合,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推进,全面创新对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系统赋能和引领。

回顾人类文明史和科技史,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高度一致性。科技的重大突破尤其是科技革命,带来了产业变革和经济的大增长,谁把握了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谁就赢得了发展主动,实现经济繁荣,汇聚一流人才。与大增长相伴随的是大分流,如果错失了机遇,就会影响发展,且发展差距越拉越大。根据麦迪森千年统计[4]和世界银行相关数据[5]:在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全球经济基本上属于“大停滞”状态;1800年后世界人均GDP由“大停滞”转为“大增长”,与此同步发生的是“大分流”;东西方人均GDP从1820年开始逐渐拉大,时至今日,最富有国家的人均GDP是最贫穷国家的近1000倍。人类文明的每次大进步,都是依靠科技大进步尤其是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从整体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蒸汽机等发明带来机械化;电力等发明将人类带入电气化时代;电子信息等创新,使人类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创新属于社会系统工程,科技与产业要双向奔赴:科技创新需要直面市场与需求,产业创新需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部门的积极互动。

随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已经对人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技术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的影响更加直接,重大成果从产出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如可控核聚变一旦成功,将彻底解决人类能源危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技术改变了信息获取、社交、消费和销售方式。

正因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关系,因此,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也只能依靠科技、科技支撑引领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是做足科学长板,凸显优势。科学技术领域,要做就做强,形成原始创新策源和创新高地。不能有什么做什么,而是要整合引进资源,锚定“四个面向”的目标方向和自身需求、特点,形成长板优势。二是提高技术能力,抢占制高点。在关键技术领域拥有杀手锏技术,以技术领先保障产业自主可控,占领先机。三是增强发展内劲,突出特色。在产业发展上,形成具有自身竞争力和内生驱动力的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关键产业链环节,避免趋同和内卷。四是涵养创新生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科技支撑引领的优先方向,选准新领域新赛道,保持战略定力,集聚人才、资金、数据等资源,加强开放合作,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6]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强化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才能确保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当前,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多学科、多领域、大跨度、深层次交叉渗透与跨界融合。必须加强基础研究的前瞻布局,在未来必争领域,有组织地开展从0到1的基础研究与勇闯无人区的自由探索,成为若干重要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原始创新的领跑者。以科学上的新发现,率先形成新发明新应用,开辟新赛道新场景,形成新优势。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汇聚一流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做强最顶尖基础研究,建设最有竞争力的基础学科。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7]实现产业自主可控,必须根本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根基不扎实,就会有软肋、被卡脖子。当前,全球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抓紧在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凝炼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科学难题,组织优势力量、资源加快协同攻关,支撑在重要战略领域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催生战略性引领性产业。科技强国必须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领航新领域新赛道。这就要求提质增效升级当前创新体系,前瞻布局未来创新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规划、系统部署,形成科学发现引领、技术突破主导的全链条创新和多主体联动机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概念验证、技术熟化,再通过工程研发、产业创新加以产品化和量产,形成引领市场需求、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引领性产品和战略性引领性产业。

塑造体系化优势。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本质上是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全面系统的支撑。要在国家竞争和战略博弈的关键领域,在决定全局胜败的重点方向上下好先手棋,通过战略领先形成体系化优势。在提升发展能级和引领发展上,科技创新不仅是科技自身科研组织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更是全要素、全维度、全方面的融合创新,既离不开其他要素、资源的保障,也为其他领域发展赋能和提供战略支撑。既要抓标志性引领性重大攻关任务、项目、成果,也要注重提升体系化战略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强化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8]强化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必须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选准题,找对人,用好钱,建好生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融通创新和良性循环。

选题科学是基础。科研选题是科技创新的首要问题,选题牵引资金、政策、平台和人才的配置,选题能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之一。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优化重大科技任务选题机制。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目标导向和需求拉动相结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未来竞争必为领域和前沿技术开展选题;支持基础研究选题多样化,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产业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及共性技术问题,可以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共同选题,共同答题。敢于挑战难题,勇闯“无人区”,注重将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转化为重大科技任务,以任务带选题、形成重大项目。

选人用人是关键。选人用人是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同的科技力量体系的关键。在基础前沿必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工程等领域,要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各自优势,建设相互协同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联合体,发挥实验室体系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协同平台作用。赋予科研单位更大自主权,深化科研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强化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机制和金融资本支持创新的作用。完善定向委托和竞争择优相结合的任务部署机制: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技术科学问题的竞争择优交给科学共同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竞争择优交给市场,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可以定向委托或揭榜挂帅,推动科学家、企业家和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人员协同创新。

组织方式是重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完善与重大任务相适应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评价激励机制。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序社会三种治理机制更好结合,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开展使命导向的建制化科学研究,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集中创新资源和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大会战”,适应并引领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攻关大联合、大协作。强化有组织的基础研究,组织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共性需求的基础研究,同时鼓励自由探索和战略留白,强化创新发展的基础力量支撑和源头技术供给。

创新生态是保障。一流的创新生态不但能汇聚资源,还能最大程度激发活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统筹推动战略必争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创新布局,在若干基础前沿领域开疆拓土,形成引领性成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稳定安全的产业链,打造有影响力的高成长企业及科技领军企业。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激发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通力协作,形成政产学研及资本等有机互动的创新生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打造开放、融合的国际创新生态。培育创新文化,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推动企业主导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满足高品质需求,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技创新落脚点是产业创新,根本动力在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我国而言,创新质效越高,越能更好满足14亿多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一体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科技的竞争,既是力量投入的竞争,也是制度机制的竞争。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界限越来越模糊。任何一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都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试验验证,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长周期“三高一长”的特点。一些战略必争的前沿技术已经进入到由科学研究到工程实践、商业应用的临界点,成为各国竞相抢占的技术制高点和产业竞争的新赛道。加强战略引导、前瞻部署和系统安排,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推动各链条各环节创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决策指挥体系、组织运行体系、配套政策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完善政产学研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为各类技术提供丰富应用场景,不断强化政策、人才、资本等要素支持,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形成技术突破、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产业创新和市场经营的主体。要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流动,形成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机制,引导高校院所面向产业发展凝炼重大项目,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整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源要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造更多世界500强企业和品牌。打造行业领域“链主企业”,链主企业牵头组建跨领域、跨组织的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开展攻关,推动从基础到应用研究再到产品、量产的一体化创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格局。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级和发展水平。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推动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9],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占比。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加速新技术转化应用。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大科技任务,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大科学装置、概念验证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概念验证和技术熟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文作者为 万劲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陈 套,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办副主任。本文系云南省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专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策研究”(202404AL030003)阶段性成果】

注释略

责编:周素丽/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