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实现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三位一体”改革推进的战略目标,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三位一体”改革落实的基本表征,打通教育、科技、人才相关工作职能壁垒是“三位一体”改革统筹推进的必然选择,构建目标、结构、职能总体协同体系是实现畅通“三位一体”有效循环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创新驱动 人才引领驱动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的关键位置,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工作、科技工作、人才工作统筹考虑、整体部署。202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细化部署。[1]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创新发展道路,形成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治理体系明标定向。
人才引领驱动是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是依靠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引领驱动”的新论断。在这里,“人才引领驱动”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内涵。所谓“人才引领驱动”是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依靠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深刻指出:“人才在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好”。2021年,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是当前经济工作亦即中心工作的关键主题词。而“人才”总是与“创新”绑定在一起的。人才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和主导者,科技创新的背后,最主要还是人的力量。因此,人才引领驱动,实质上是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与此同时,创新驱动本质上又是人才驱动,“人才引领驱动”的表述和论断,反复强调将“人才”放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前置位置、优先级前列并发挥其引领角色。
马克思提出“科学就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这里,新质生产力的“新”,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其科技含量高、涉及领域新、边际效能大、生产效率高,其中不仅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跃升。我们看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体现于“创新”。相比传统生产力依赖于传统劳动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加依赖于高素质、创造性的劳动者,也即“人才”来推进科技创新,尤其是高度智力密集型的原始性、颠覆性创新,并将其转化、迁移、传导至经济一线,催生新产业、新赛道、新动能。
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是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进阶和跃迁,新质生产力属于创新驱动型生产力范畴,其本质上也属于人才引领型生产力,是人才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力类型。以人才的创新作用发挥为核心,面向未来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国家实现加速赶超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人才引领驱动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创造力经济蓬勃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大国博弈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交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确立,标志着我们不再施行跟随型战略,而是升级为引领型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级战略,人才发展战略是二级战略,人才战略发展是要为一级战略提供支撑的,是要服务于经济发展更高目标的。未来一段时间,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我国加快确立人才引领驱动战略布局,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从重模仿、重追踪向重原创、重引领转变,推动人才发展从重数量、重规模向重质量、重水平转变。
在此背景下,传统教育、科技、人才治理方式和治理体系均面临重大挑战。比如,当前论文家多、教育家少,国际一流专家少、大家大师更少的背后,是传统跟随式创新、模型性创新导向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治理模式,在教育、科技、人才制度和生产关系构建下的模式对应和制度共振。
我们看到,传统发展模式下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创新、激励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在推动原始性创新、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要求下,逐步无法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客观要求。笔者调研发现,一些承担创新驱动任务的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庸才难退出,优才难冒头”问题,行政化主导的科研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导致优秀科研人才、创新人才产生“逆淘汰”,其问题实质是与新时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兼容。过去传统的行政化高校、科研院所治理模式,教育系统的封闭化“内循环”以及“中庸导向”“数量导向”“强管理”的科技制度设计与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发展导向之间存在显著的结构性错位和协同性偏差问题。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从0到1”技术问题,关键不仅在于投“钱”,而更在于投“人”,在于投“机制”。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高精尖人才大多是自由涌现出来的,是兴趣驱动的,是环境塑造的,是有其生命周期的,而不是拔苗助长的,不是行政认定的,不是金钱催生的,也不是“终身制”的。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实质就是人才驱动,封闭式教育培养不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而没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高水平创新。在这其中,均涉及到教育培养、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均需要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循环、良性循环,形成对标国家战略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的动态发展大系统。
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三者间的关系、特征及一体化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努力走出一条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在以往政策框架下,科技归属于经济建设,教育归属于社会建设,人才则归属于组织建设相关领域,所以三者往往是分别布局、分别部署,分别推动的。实际上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是相互依托、相互嵌入、相互促进的。站在人才工作的角度上看,“教育”是前端,可以造就“潜人才”,有利于形成人才蓄水池;“科技创新”是后端,是人才工作效能的集中体现。人才工作不是“就人才而人才”,而是要看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体现的人才效能。人才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于服务“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及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相对于教育、科技工作具有既有的工作领域和职能边界,人才工作则显现出其工作可扩展性的特征,它渗透于各项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之中,其涉及范围更大更广,复杂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更高,同时其作用力、影响力和渗透性也更强。可以看到,人才工作的重心是围绕国家总体战略而动态性变化调整的。亦可以讲,人才工作是聚焦基础资源、战略资源、第一资源,既体现经济属性,也体现发展属性,更体现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一项纵贯线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人才”摆到中心工作也即经济工作的论述模块,与教育、科技进行联动部署,其背后逻辑是将人才工作定位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去前瞻考虑、系统布局,这更加强化了人才工作的经济属性、生产力要素属性。以人才引领驱动,统筹谋划、整体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有利于将包括教育、科技改革举措在内的创新驱动系统改革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教育、科技、人才或多或少地存在各说各话、各办各事、各自为政的问题。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当前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原始性、颠覆性创新不足问题,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化水平不高、协同度不强,对标国家战略不够,服务中心工作贡献度不足等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自2016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来,一些重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不落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没有与教育工作、科技领域改革形成联动、同频共振,形成整体协同改革体系。人才工作改革的实践表明,仅靠人才领域改革的“单兵突进”,没有与教育和科技部门的前后照应,就难以获得系统突破的改革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2]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教育谋人才,以人才谋创新成为我们的基本逻辑。我们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表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需求与当前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水平不协调、不匹配之间的矛盾。下一步,如何构建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框架,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现实需求表明,实现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而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当前,我们亟待通过更高维度、更大广度、更强协同性的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一套推动创新驱动、人才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有效协同,与大国复兴有效呼应,能够显示世界竞争力的教育制度、人才制度、创新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全面创新支持体系、高水平自立自强支撑体系,为未来国家创新发展塑造竞争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改革路线和方法上,实现了在更高层面上深化改革的升维设计,以及在更广领域突破传统部门藩篱的路线跃迁,这有利于聚焦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最高战略目标,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聚力,提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水平。接下来,应势而谋、乘势而动,推动相关工作改革突破、克难攻坚,培育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势能,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由模仿到原创的重大质的转变,这是我们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畅通“三位一体”大循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谋划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了“三位一体”的体系贯通、职能整合、流程再造和一体循环,对真正落实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的工作要求实现了闭环设计,从而建立起一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战略组织和执行体系。其中一些相关逻辑和工作路线需要进一步确认明晰。
首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三位一体”改革推进的战略目标。我们要围绕解决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各自为政问题,推动“三位一体”协同改革和顺畅循环,形成服务于国家最高战略目标的合力。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三位一体”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国家总体战略结构体系,有利于形成一个服务国家最高战略目标,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统一化有机落实系统。
其次,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三位一体”改革落实的基本表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工作部署,这是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战略升级的重要举措。而“四链”融合不足、产学研协作不够的背后,是“三位一体”未实现有机整合。只有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互通互融需要汇聚教育、科技、人才多种资源,建立相关要素统筹协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只有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和循环,才能做到实质性政产学研协作,才能有效提升产业发展韧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打通教育、科技、人才相关工作职能壁垒是“三位一体”改革统筹推进的必然选择。教育、科技、人才各自既有其自身子系统,又需要共同隶属和服务于共同大系统。立足于系统观念,既要从子系统看待教育、科技、人才各自的工作目标、职能角色和功能价值,也要从全局视角看待大系统的总价值。从系统最优解视角界定和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共同任务中的工作规律、职能定位,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跨部门统筹,才能产生全局性战略价值。因此,围绕实现最高战略目标,打通相关工作部门间的职能壁垒,优化相关制度设计、工作路径、政策供给,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工作合力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动的必要路径。
第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关键资源一体化配置是实现“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和有效循环的关键问题。当前,从资源总量方面看,我国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均居世界前列,但毋庸讳言,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够用”“用不上”“不好用”等现象,造成宝贵创新资源配置错位、低效转化等问题。教育、科技、人才相关部门和系统掌握各自的要素和资源,而传统的以行政层级和部门管理为主的“小域”资源配置方式,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域”资源配置需求。必须从增强教育、科技、人才适配性的角度,按照创新规律和目标导向,提升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把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不行”“够不够”的要求,体现到资源配置的全链条、各环节,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势互补、同频共振,切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精准对接和有效配置,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跨域”最佳匹配,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第五,构建目标、结构、职能总体协同体系是实现畅通“三位一体”有效循环的基本方法。遵循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基本规律,从增强教育、科技、人才适配性的角度,重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运行机制,进一步建立职能整合、体系贯通和动力生成体系,明晰完善相关工作逻辑、权责体系、组织职能和操作运行机制,把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这一改革目标,体现到资源配置的全链条、各环节,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
为此,要聚焦战略目标,从协调机制、政策供给、资源配置、绩效评估等方面厘清一体化推进的基本路径,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运行体系和协调机制。突出需求牵引,分析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关键节点,理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创新各链条间资源配置方式,切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精准对接和有效配置。强化目标凝聚,以一体化目标加大教育、科技、人才政策创新和统筹力度。推动相关部门共同实现教育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整体协同,加快构建覆盖全面、指向精准、竞争有力的教育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完善战略规划,增强教育、科技、人才条块管理的互动性。针对核心战略议题,进行通盘谋划、一体部署,因地、因时、因需统筹配置资源。开展绩效评估反馈,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协同过程监测、效果评估、效能反馈机制,为协调部门发挥作用提供实践依据。
具体地,进一步重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协同开发体系,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和产业联盟作用,建立前沿项目、人才发现机制,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构和服务平台。建立政府部门、产业企业、社会组织、行业院校联动机制。通过搭建产业人才开发基础工作协作平台,相关主体在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建立行业院校师资开放式交流机制。加快打通校企“旋转门”,鼓励学校设置流动岗位,吸引产业教授到校任教,建立高校教师与产业企业常态化交流通道。探索制定企业兼职教师相关激励保障政策,以及高校开放办学相应的职称制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路径。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鼓励科技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支持龙头企业投入建设世界一流技术机构、前沿研发平台,开展“无人区”探索,多措并举推动政府、工商界、产业界、教育界、学术界广泛交流合作,构建市场化跨域跨界人才开发使用新体系。同时,围绕建立世界级人才集聚中心、创新中心,推动人才高地和平台建设,进一步授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人才高地以及重庆、杭州、苏州、南京、西安、武汉等科教资源较为富集的人才平台城市,先行开展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改革探索。中央向试点地区提供相应资源匹配,鼓励各地探索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关键问题研究”(编号:22ZDA037)阶段性成果】
注释略
责编:周素丽/美编:王嘉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