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傍晚,胶州市阜安街道水寨社区在水寨一期开展“广场夜话”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居民停车不规范谁来管?”“小区改造后监控什么时候安装?”小区居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针对当前水寨小区难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街道以及社区干部、社区党委书记现场逐一进行解答,并将居民对社区治理提出想法和意见建议整理汇报至街道党工委。
近年来,胶州市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积极搭建群众“家门口”的协商议事平台,在城市社区创新开展“广场夜话”活动,让居民“站C位”“唱主角”,倾诉畅谈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镇街社区干部、网格专职工作者、物业公司等主动认领并一一作答。
“广场夜话” 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以前有了问题,我们都是自己跑到社区反映,现在有了这个‘广场夜话’,和社区干部、小区物业坐在一起,我们可以当着面、敞开说,还可以当场得到答复,真是挺方便。”胶州市九龙街道景尚名都社区的王大爷满意地说道。
胶州市城市社区“广场夜话”活动由基层党组织领办,参加范围包括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街道社区干部、网格专职工作者、红色楼长等。活动坚持“群众方便在哪里议事,就把活动的地点定在哪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哪里,就在哪里召开”的原则,镇街统筹、社区发力,将协商议事活动放到群众家门口开展,引导群众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实现问需于民、协商为民、及时介入、就地解决。大家促膝而坐,畅所欲言,居民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尽情“吐槽”,镇街社区干部认真倾听、详细答复。通过“当面锣、对面鼓”的沟通,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党群干群间心与心的距离,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认同感。
“广场夜话” 竖起了诉求办理“回音壁”
“通过这种面对面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方式,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回应群众诉求,既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透明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胶州市三里河街道映月园社区党委书记张进云说。映月园社区今年共开展了4场“广场夜话”活动,社区党委组织居民共同就社区治理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促进各方达成共识,先后完善了小区外来车辆管理办法,设立了好人好事宣传栏,解决了电动车充电私拉电线问题,并开设了老年食堂等。同时,通过参与、讨论、互动,进一步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激发了社区治理的原动力。
居民的问题,再小也要有回音。在“广场夜话”活动中,对居民现场提出的问题,镇街、社区、网格等各级党组织即席应答、悉数认领,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先认领再解决,并在下一期“广场夜话”时,反馈办理情况;对因客观条件制约,暂时不能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向居民说明情况,争取居民理解。今年以来,胶州市城市社区累计开展活动500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00多项。
“广场夜话” 话出了社区治理“金点子”
“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发现的问题更有代表性,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胶州市中云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张荣新说,“系统梳理居民‘吐槽’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可以总结出很多社区治理的好办法。”
胶州市在城市社区广泛开展“广场夜话”活动,让居民在倾诉畅谈过程中,指出社区治理工作的不足和短板,进一步启发镇街、社区将居民的“吐槽点”转化成改进工作的着力点、为民服务的发力点,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聚焦居民提出的共性问题,镇街、社区建立定期分析机制,并完善“诉求—认领—落实—反馈—评价—整改”工作闭环,在一线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面为居民解决难题,实现了群众集体讨论、部门高效协同办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办理问题不够彻底,办理过程缺少沟通等问题。中云街道针对“双职工”家庭周中无人“带娃”的问题,以“一老一小”为切入点,创新打造“共享奶奶”模式,组织空闲老人照料“双职工”家庭无人照看的孩子,生动而具体地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
通过开展“广场夜话”活动,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使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表达、智慧力量得以汇聚,让基层治理真正从社区工作者的“独角戏”变为居民“大合唱”。今年以来,胶州市又对“广场夜话”进行升级拓展,新开设了《“胶”心面对面》栏目,积极引导市级部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与镇街、社区同向发力,联手解决难题,交出群众满意答卷。栏目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平台播出,观众可以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种开放、透明的交流方式,有效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拉近了干群距离。截至目前,《“胶”心面对面》栏目已完成12个镇街的节目录制,共组织30余个市直部门单位下沉一线解决问题,累计化解群众疑难复杂需求诉求9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