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基层党建 > 正文

创新开展党建工作“三区联创”活动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福建省泉州市立足城镇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产城融合多样化的实际,创新开展社区、园区、厂区党建工作“三区联创”活动,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引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突出组织融合,在破壁垒、强统筹上聚力。通过加强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推动各领域组织融合互嵌,构建区域统筹新格局。一是贯通组织体系。遴选45个社区、园区、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党建基础较扎实的区域开展试点,打破地域界限和行业壁垒,整合区域内党组织,组建片区联合党委,形成“乡镇(街道)党(工)委—片区联合党委—社区、园区、企业党组织”上下贯通的组织链条。二是强化基层统筹。抓实乡镇(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吸纳1325名园区、驻区单位、企业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街道)或社区(村)党组织兼职委员。健全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和村级事务准入事项清单,赋予乡镇(街道)对县级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人事考核权、征得同意权、综合管理权等。三是构建多元主体。强化党建带群建,在新兴领域成立群团组织362个,按区域统筹组建志愿服务队1827支,吸纳894名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和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公益性扶持等方式,培育引进2832家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

突出机制耦合,在促联结、强协同上聚力。建立健全各级各领域党组织协同共建机制,实现向“同向发力”转变。一是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把“三区联创”纳入市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重要内容,逐级明确职责分工,市级抓好政策制定和全面指导,县级确定试点区域、提出目标任务、加强具体指导,乡镇(街道)协调推进、解决问题、强化保障,试点区域党组织具体推动、抓好落实。二是完善联建共建机制。推动628个市县部门“一对一”挂钩城镇社区,分行业成立文旅、教育、医疗、金融等党建红色矩阵,引导区域内党组织深化共建,推行活动共办、清单共订、项目共抓、难题共解、成效共评“五共”机制。建立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达成合作项目1862个,汇聚“三区联创”合力。三是完善联席会商机制。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园区、企业党组织三方轮值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区域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累计解决基层治理、园区企业发展重难点问题516个。

突出资源整合,在集要素、强保障上聚力。积极推动区域内各类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一是抓队伍整合。建立社区、园区、企业党务干部互派挂职制度,选派326名社区、园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选聘837名园区、企业等党员负责同志担任社区治理顾问等,开展党组织“联学联讲”、联合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区域党建水平整体跃升。二是抓阵地整合。系统盘活街道社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闲置资产50.7万平方米,投入8.6亿元,升级打造集党建、养老、托育、医疗、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党建+”邻里中心824个,实现90%以上功能室可预约共用,构建开放、集约、共享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三是抓平台整合。以县为单位统筹推动智慧城镇、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建设,促进社会治理智慧平台、12345平台、智慧邻里平台等多网联动,打造互联互通的综合治理平台,解决群众诉求64.9万件次,实现治安维稳、便民服务、政策找企等事项“一网兜底、一网通办”。

突出作用聚合,在优服务、强引领上聚力。搭建灵活多样的活动载体,引导区域内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优化治理、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基层治理联抓。广泛开展“‘两长一员’访万家”活动,组织6.3万名党员街巷长、党员楼栋长、专职网格员定期进企入户,协助收集处置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企业发展和职工诉求等6.7万件。二是便民服务联做。深化开展“万名党员亮承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持续推行在职党员“回家日”机制,调动区域党员群众参与服务、自我服务、相互服务的积极性,一年来党员认领承诺事项4.9万项,带动群众共同开展志愿服务12.6万人次。三是产业发展联推。持续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深化涉企部门“党建强企”联合行动,推动解决企业难题和职工困难。成立24个产业链党委,构建“党组织+行业协会+链上企业+专业市场”融合党建模式。在非公企业中开展“深化‘党建入章’,争当强企先锋”活动,设立红色车间、技术攻坚小组、党员先锋岗等1.1万个,激活企业发展“红色引擎”。

(福建省泉州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