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强调,进一步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切实把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减下来、频次统筹好。考核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并非一日之寒,着力为基层松绑减负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须进一步健全机制,真正做到考核“瘦身”,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中打好这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减”字当头,“精雕”考核事项。如今最让一些基层干部有感的考核负担直接体现在类目繁多上,向上至下,上级指标“全面承接”的多,层层加码的多,“精准分流”的少,层层减码的少,考核作为指挥棒,应当是大道至简,着重考大事、要事,让基层干部从不必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需要直击痛点,从“减”字入手,聚焦“核心领航”,校准考核“准星”,繁文去缛,减掉不必要的考核项目,减掉完不成的指标数据,减掉交叉考核、重复考核、无用考核,坚持突出类别重心,个性化量身定制考卷,强化考核指向性,回归考核本位,推动基层干部聚焦重点干、轻装上阵闯。
“实”字为要,“细琢”考核方式。考核的直接目的在于发现短板弱项、检验工作成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文件盒数量多少、文字材料厚度多少作为标准,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漩涡。还有些部门缺乏统筹,不顾基层承受力几何、工作量多大,对基层考核、考评过频过繁,让基层干部“谈之色变”,效果适得其反。要持续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推动考核从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成效、看“潜绩”转变,从多头考核、高频考核向“多考合一”、精准考核转变,着力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引入智能化考核系统,让数据云端跑,考核“指尖”完成,真正减轻基层“迎考”负担。
“效”字托底,“浓墨”结果运用。为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的累赘、官僚主义的包袱,而不是基层干部的活力动力、实干担当。既要给基层干部“压担子”,又要“递梯子”,健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给敢探索、勇创新的干部减压力、兜底子,让考核不再是单向审判,做到“双向奔赴”,激发基层干部真干事干实事的热情。健全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体系,突出和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做实“后半篇”文章,既要让干得好的“英雄笑”,也要让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的“懒驴跳”,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基层干部在更高参照系上奋楫争先、向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