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方案》的出台,折射出中央在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上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过出台相关文件,制作“克度菜单”、推广“绿色点餐员”服务、开展“光盘95折”行动等措施,打出一套制止餐饮浪费“组合拳”,勤俭节约之风正逐步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行动。然而,杜绝过量点餐、宴会浪费、食堂剩饭等现象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仍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使其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在宣传“声势”上形成自觉。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方案》明确,要采用活泼新颖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爱惜粮食、反对浪费宣传活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实际,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组织讲座、展览、演出等公共活动,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多方位、多角度宣传粮食节约、反食品浪费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时刻牢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时刻牢记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时刻牢记讲排场、比阔气是一种错误观念,炫富竞奢是一种错误消费,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树立戒奢尚俭的生活态度,真正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行为“应势”上形成自觉。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的社会准则。《方案》提出,到2027年年底,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更加健全,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统计调查制度、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餐饮行业、机关食堂、学校食堂、企业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明显下降,餐饮浪费得到有效遏制。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应势而为、主动作为,在粮食采收、储运、加工、销售、消费各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节约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推行理性点餐,科学设计菜单或套餐,合理安排宴席流程和餐台数量,引导顾客理性定餐、合理消费。倡导适量点餐,根据个人需求和食量点餐,在多人用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共享式点餐,选择几道菜与同桌的人分享,既能节省成本,又能品尝到不同的菜肴。开展“光盘用餐”,鼓励顾客点半份菜,友善提醒顾客就餐完毕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避免浪费,从而推进全流程、全领域、全链条节约减损,让铺张浪费失去土壤。
在监管“阵势”上形成自觉。监督是对落实法律规章制度的一种约束。《方案》明确,在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中同频同步制止餐饮浪费,对不遵守反食品浪费有关规定的餐饮服务经营者按规定提醒约谈、督促整改。指导推行反食品浪费“简案快办”,从速依法纠正查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浪费食品等典型案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清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及时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作为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内容,加大跟踪管理和考核力度。各职能部门要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媒体等第三方力量参与监管,形成多元化的监督合力。对那些陋习不改,依旧讲排场、比阔气,造成餐饮浪费严重的单位和个人,该曝光的曝光、该点名的点名,形成不愿浪费、不能浪费、不敢浪费的风气,确保粮食节约、反食品浪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只有做好粮食节约、反食品浪费工作,以严的基调实施有效监管,才能在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不断续写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新篇章。(作者:邓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