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山西省大同市创新思路,多点发力,持续推进全市学前教育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63%,位列全省第一,有效补齐民生短板,积极回应群众的热切期盼。
优化顶层设计 健全政策体系
大同市始终将学前教育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政策优先保障、财政优先投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让学前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根据国家和山西省相关文件精神,先后出台三期“大同市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面规划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总体布局。近年来,陆续出台《大同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和《大同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等多项政策制度,为全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全市逐渐形成“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经费保障 改善办学条件
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督促县级财政严格按不低于年生均600元的公用经费标准向公办幼儿园拨付资金,按不低于年生均600元标准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安排财政补贴,通过定额补助、综合奖补、购买服务、减免水电暖费用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近三年累计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5.98亿元,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深入实施幼儿园校舍及附属设施等学前教育建设工程,为孩子们建立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支持各类幼儿园加强活动室、卫生保健室和户外场地建设,引导幼儿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合理布局空间、设施。
科学规划布局 推进资源扩容
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和教育发展需要,在规划中优先预留,保证教育用地。在摸清生源、民意、校舍及设施设备、师资等情况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实施布局调整。2019—2023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272所,投入建设资金74794.84万元,建设面积3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18万个。坚持公益普惠、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13所,进一步满足幼儿入普惠性民办园的需求。按照“一园一案”和“一事一议”的原则总体部署、分步施策,完成140所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管理等相关工作。
增强师资储备 注重队伍建设
通过公开招聘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近三年新增幼儿教师600余名;充分利用师范类教育资源优势,累计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优秀学生顶岗实习工作1045人次,破解学前教育师资储备不足、流失严重这一发展瓶颈。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市、县、园三级培训,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园长和教师队伍。近三年来,通过开展幼儿教师在岗(转岗)培训、全员远程培训、名师培养工程、学历提升、比赛评优等活动,累计培训幼儿园教师2500余人次,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推进分类治理 规范办学行为
围绕办园方向、办园条件、人员配备、管理工作、教养质量、卫生保健、幼儿身心发展等方面指标,对全市学前教育机构级别类别进行评定。截至目前,共认定一级一类幼儿园42所,充分调动和释放幼儿园的办学积极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严格幼儿园准入和过程管理,强化对幼儿园办园条件、教师资格与配备、安全防护、收费行为、卫生保健、保育教育、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动态监管。督促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幼儿园办学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定期对幼儿园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等方面开展督导检查,全力保障全市各类幼儿园健康持续发展,高质量实现“幼有所育”。(谭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