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合肥高新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
推动“强基固本”顶层设计。党工委专题听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汇报,树立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人往基层走、资金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新成立塘岗、柏堰两个社区服务中心,推动今年新招录的 60 名年轻干部及党政储备人才下沉社区服务中心实践锻炼,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党工委领导及党建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及小区开展基层干部及基层党建工作大调研,按季度召开基层党建推进会,建立基层党建、党建融合等微信工作群,实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并进行调度。结合基层调研及日常调度掌握情况,研究出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若干举措》《优秀党组织书记挂任社区服务中心党委委员》三份文件,在开展基层队伍分层分类培训、构建基层治理融合共建格局、激励社区书记干事创业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为未来三年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纲领性指导。
建立“一引五联”工作机制。建立党建引领、平台联建、资源联用、活动联办、治理联动、成果联享的“一引五联”工作机制,结合小区党组织摸排的居民需求,统筹全区驻区单位、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资源,深入开展党建共建,持续为基层治理链接人才与资源。成立安徽省首个人力资源及重点企业党建联盟和数字化转型企业党建联盟,引导联盟单位关注基层、参与治理。健全“大党委”工作机制,区级层面持续挖掘“共治合伙人”,推动省属国企两淮集团机关支部书记、新华学院学生处负责人、见山花园小区业委会主任等兼任社区服务中心党委委员。构建区级统筹、社区服务中心党委牵头、驻地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安科生物等驻地单位共同打造全域友好街区,引导小哥群体担任“民情前哨员”“文明监督员”。创新校地基层治理队伍联合培养机制,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新华学院等 3 所驻肥高校签署党建共建协议,首批选拔 36 名共建高校大学生兼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和社区团组织副书记,为基层治理工作注入新生力量。
实施“先锋堡垒”赋能行动。推动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待遇”兑现,建立社区工作者动态补充机制,完成 11名社区小管家择优招录,启动 94 名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搭建社区书记系统培训、跟班学习及观摩交流平台,组织社区书记赴上海及市内基层党建示范点学习 3 期,选派 8 名社区书记分批赴郑州、洛阳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社区跟班学习。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培训班”,并到基层党建示范点观摩学习,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书记晾晒比评,常态化开展社区书记“季考评”。打造社区书记“新治理”分享会,邀请省内外知名社区书记分享经验做法。创办高新区“求知问学”大讲堂,围绕党务实务、信息宣传、矛盾化解等内容每月开展 1 期半天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业务水平和服务群众工作能力。
打造“品牌攻坚”示范样板。在 12 个试点小区实施党建引领信托制物业模式改革,实现小区物业投诉率显著下降、物业费缴费率及居民满意率双提升。持续深入投诉量较大的小区调研,落实“交叉任职”及党建引领物业提升“月点评、季考评”机制,开展社区书记及物业经理联合接待日活动。对标党群阵地亲民化改造及“八有八建”要求,聚力打造“区级、街道级、社区级、小区级”四级党群服务矩阵。结合高新区青年人才集聚的特点,设立 24小时自习室,开办“青年夜校”,推动党群阵地服务内容由“一老一小”向青年人才延伸,增强党群阵地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阵地换服务方式,盘活 16家党群服务阵地资源,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民理发、社区咖啡等低偿服务及产品。学习上海、成都经验,围绕党建聚力、政务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休闲、联谊交流等内容,重点打造宁湖、林溪等国际人才社区党群阵地。
(秦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