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身处基层一线,党员干部要牢牢守正中华文化的“根”,推动创新中华文化的“形”,大力传播中华文化的“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守正中华文化的“根”。强化日常学习,党员干部可以以通读原著、逐句细学原文的方法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工作中践行忠诚之责,体悟文化之重。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政治保证。“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创新中华文化的“形”。人才是创新的根本,要健全符合文化领域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通过政策扶持、教育培训、评优推荐、展示推广、经验学习等模式,为基层文艺发展培育出一批高质量有能力的文艺人才。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生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等原则,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基层文艺者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良好的创作环境,推动优秀文艺作品的多样化和普及化,让文化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传播中华文化的“魂”。提升文化传播的参与度,要团结外国专家学者、外国媒体人士、海外华人华侨以及来华外国留学生等,加强与国外媒体机构交流合作,营造良好国际合作氛围,多渠道、多语种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阐发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文明大国形象。提升文化传播的覆盖量,除了要通过主流媒体提升覆盖率和持续性,还要充分挖掘社交媒体、自媒体等传播资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促进传播的智能化,利用国际论坛和对话机制等增加发声体量,便于国际受众接触信息,促进中外文化的交融互鉴,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