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一渠清水向北流,滋润着京津冀豫,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释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底气,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增添高质量发展的“水动力”。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力的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联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天津市是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长期以来,城市供水单一性、脆弱性矛盾突出,成为制约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解渴”成了天津的当务之急。一渠连通南北,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天津供水“生命线”。2014年12月12日,“南水”入津。过去十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天津供水超100亿立方米,成为继引滦入津工程之后,天津又一条城市供水生命线,1300多万天津人不再为吃水发愁。与此同时,天津进一步增强引江供水调蓄能力和覆盖范围,相继建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并完成重点水厂的改扩建及提升改造,不断提升自来水供水能力,形成了辐射全市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绿色始终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底色。南水北调从源头到全线,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污染防控,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牢牢守好水质安全底线,调水线成了生态线。10年来,一渠清水向北流,为解决天津市水生态、水环境长期性累积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替代水源。引江调水有效增加了天津市可利用水资源量,有效置换了被生产生活挤占的农业、生态用水,科学调度地表水、雨洪水、再生水等多种水源;对重点河湖湿地实施生态补水,2016年起逐步实现对海河等重点河道常态化补水,对七里海、大黄堡、团泊、北大港四大湿地及独流减河等南部地区河道定期补水,年生态补水10亿立方米以上。依靠充足生态水量的保障,天津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2023年,天津市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60%,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12条入海河流水质总体达到Ⅳ类以上,百姓人居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绘就了人水城相融共生的和美画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引江水成为了保障天津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命线”。
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写好高质量发展“水文章”。千里调水,来之不易,唯有倍加珍惜,用好每一滴“南水”,以实际行动回馈水源地人民。10年来,天津市坚持“节水优先”,秉持先节水后调水,强化“节水优先”措施,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节水型城市建设,以用水微增长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坚持优水优用原则,高效利用引江、引滦等外调水服务工业生产和市民生活,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用于农业和生态,不断增加再生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配置力度。大力压采地下水,充分利用引江水置换地下水源,有效促进了地下水压采进程。2023年,天津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0.44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水位同比上升1.3米。二是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加强用水总量、强度“双控”,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严格落实建设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制定工业、生活、农业用水定额,带动发展高效节水行业。三是推进节水型城市达标建设。截至2023年底,天津市建成节水型企业(单位)1963个、节水型居民小区1802个,16个区全部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部市管机关及50%以上的市属事业单位已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与此同时,天津还加强水文化建设,传承弘扬水文化,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增强节水意识,形成了节约用水的文明风尚。(作者: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