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为基层减负重在“实”字当头

形式主义问题是制约基层发展、阻碍服务群众的一大障碍。要畅通国家治理的 “末梢神经”,打通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就必须从根本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当前的基层减负工作,时常面临陷入“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 怪圈,这背后的原因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但是这还是治标不治本的,多余的文件为什么要发?无效的会议为什么要开?重复的数据为何填了又填?归根到底这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只有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对认准了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每一任领导干部都甘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才能始终不渝地造福人民。

明确基层治理权责边界的划分。权责不对等、“小马拉大车” 是基层负担沉重的主要根源。部分上级单位以简政放权、属地责任为借口,通过报送权力下放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等方式,将责任转嫁给基层,却不给予相应的资源支持,致使基层任务严重 “超载”。因此,必须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依据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基层的工作范畴、办事权限以及应承担的责任,科学规范地实施 “属地管理”。对于那些 “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 的问题,上级部门应当率先进行整改和治理,切实担当起应尽的责任,将该做的工作落实到位。

完善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形式主义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方面要出重拳推动 “当下改”,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常态监管以实现 “长久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健全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必须一手抓制度完善,一手抓制度执行,将整治成效“回头看”融入日常工作,使基层干部从超发超开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形式主义的痕迹管理中解脱出来。坚决纠治顾“面子”不顾“里子”、重形式轻实效的顽疾,进一步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面从严管理机制。对于形式主义现象,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曝光,并将其纳入反面典型案例进行严肃处理,在问题萌芽阶段加以解决,从而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只有通过持续努力,不断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日常监督和 “回头看”,才能真正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干事创业的实际工作中去。(作者:蔡云峰,中共东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