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把促进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我国的就业形势总体长期稳定向好。但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影响,一些群体就业存在一定困难。为此,需要统筹兼顾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就业带动力,有效增加就业需求;塑造素质优良的人力资源,提升就业供给质量;平衡政府与市场调控机制,增强供需对接力度,多措并举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键词】就业优先 高质量充分就业 促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涉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就业的量质齐升,需要统筹就业的质和量,以量的增长促进质的提升,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增长,以就业规模推动实现稳定就业大局和稳住经济持续发展大局,以就业质量提升就业效率、促进就业公平和增进民生福祉。
增强经济发展的就业带动力,有效增加就业需求
依靠发展促进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近年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的稳步增长、体量的快速跃升,奠定了就业扩容、吸纳就业的基础;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创造和增加就业机会,持续多年稳定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来促进就业,这是党中央在长期推动就业工作的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
实现规模就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根本。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要实现这些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就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稳定推进经济增长,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优化市场机制、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提振经济发展信心和预期,以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岗位扩容。要更新产业政策理念,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稳就业、扩就业、就好业导向的产业体系,对传统产业予以改造升级、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扶持、对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并积极推进,创造和提供大批就业岗位。加大服务业发展扶持力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容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农村、农业的就业吸引力,让农村、农业吸纳更多就业人口,吸纳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坚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牢牢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促就业的基础和关键,综合运用土地、财政、税收、金融、信用等政策工具,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稳定和扩大就业规模,采取诸如优先保障建设用地、优先提供用工支持等倾斜措施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和产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生机活力,清除妨碍公平竞争的法律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营造权利、机会、规则平等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发挥其“就业蓄水池容纳器”作用,充分吸纳更多就业。下大力气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伴随经济转型升级,新的产业、业态和模式的出现和产生,将不断创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推动创新创业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抓住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新经济的发展机遇,完善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支持政策,发挥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吸纳、就业创造作用,推动绿色发展、老年康养、旅游休闲等就业新领域与就业增长协同增效,以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就业扩容提质。
塑造素质优良的人力资源,提升就业供给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招工难与就业难、“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现象并存,实际上就是人力供给与就业需求不匹配,只有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才是就业市场的理想状态。
首先,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科学研判市场需求变化和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健全院校、企业、政府、社会协同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全链条加强劳动者的技能与就业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动态,动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增强专业布局、课程设置、专业发展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面向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专业设置与职业开发的适应度,适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及培养结构。营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环境,推进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教育与产业深度协同有机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企合作机制,推动研发、教育、市场等的交互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转化的协同发展。创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践行理实一体、做中学、学中做理念,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劳动者适应岗位需求的匹配度,改变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脱节的状况。让人才培养更加契合社会的需要、岗位的需求。
其次,引导树立正确择业就业观。择业就业观是从职业选择角度具体呈现出的人生奋斗和追求的目标,是对人生理想的具象化。择业就业观也是影响人们就业的重要方面。现实中部分求职者择业就业观存在一定偏差,要加强就业择业怎么看、怎么办等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正确对待择业就业、树立正确理念、保持平和心态。尤其是应塑造青年正确、健康的就业观念,鼓励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将个人抱负、社会需求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考量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动态优化就业预期,以正确择业就业观实现理性就业,以过硬的自身实力实现有效就业。
再次,增强在岗劳动力的技能改进。建立覆盖全社会全体劳动者、贯穿职业生涯全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制度,强化对存量劳动力的技能提升,建立完善职业培训供给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增加普惠性的技能培训。督促企业等合法提取和使用职工参与继续教育和培训的经费,保证绝大多数经费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技能的提升。现实中在岗劳动者群体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水平相对成熟,但随着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变革的发展,这些职业群体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工具、工作程序等都会发生变化,为适应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的变化,需加强在岗劳动力的技能提升改进,推动“再技能化”。加强对转岗劳动者的技能转型培训,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一批劳动者需要进行岗位转换,需通过接受相应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来提升职业转换能力。还需引导全体在岗劳动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将知识、技能更新贯穿一生。
最后,发挥产业政策和新经济形态对人力资源供给的引领作用。产业政策的制定应涵盖相应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供给策略,以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新增劳动力的培养和存量劳动力的技能提升,从需求侧的角度提升人才供给的匹配性。
平衡政府与市场调控机制,加大供需对接力度
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也是影响有效就业的重要因素。为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应统筹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多方发力推动岗位需求与人力供给的有效对接,增强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促进更充分的就业、更高质量的就业。
第一,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是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对促进充分就业、开发人力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有重要作用。应着眼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现实需要,推动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建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能力,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发挥作用,促进就业创业,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加强人力资源供需趋势的预测研判。建立就业形势监测机制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形成涵盖监测指标、信息采集、信息发布、指数分析等的就业市场信息体系,立体多样采集发布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提供分行业、分专业、分职业的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服务。完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对未来职业和岗位结构变化进行研判,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动态跟踪,形成涵盖综合预测、区域预测和专项预测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网络体系。建立完善失业监测体系、失业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对失业风险的预判,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
第三,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和体系。建设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事项一体化办理、精准化服务、智能化监管,推进数字赋能,增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多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比对,精准推送人力资源服务和政策。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为新业态从业者提供多样化社会保障,让每个人都享有社会保障的机会,以社会保障来扩展新就业形态,创造新就业空间。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着力破解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区域、行业部门和体制内外的分割现象,消除户籍、性别、年龄、学历、院校等就业歧视现象,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合理、有序流动。
第四,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强化合法权益的法治保障。加大劳动保障力度,健全劳动争议处置办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适时动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做好最低工资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畅通失业登记渠道和失业保险金申领渠道,发放和申领失业保险金更加便捷,扩展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让城乡失业状态的劳动者享受同等待遇。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安全、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大力治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求职陷阱等不良现象。
第五,特别关注就业重点群体,促进重点群体有效就业。千方百计为重点群体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确保重点群体就业有保障、生活有出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专项就业帮扶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尽快找到工作岗位,学有所为、贡献力量。关注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落实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等,努力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近就地就业,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服务支持帮助,促进农民工平等享受就业地的就业服务。加强退伍军人的就业保障,推进军民融合,整合多方资源,促进退伍军人就业创业。
(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系统优化与功能整合研究”(项目编号:23LLDJC117)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百年传承及其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JD71005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
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
责编/于洪清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