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效能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下足基层治理“绣花功夫”,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健全组织体系,变“末梢”为“前哨”。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最根本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基层治理一贯到底、有力有序。聚焦小区“基本单元”。深入推行“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按照商品房小区、安置小区、老旧小区等不同类型,从建强党支部、配优班子入手,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小区、楼门、院落等治理单元“延伸”,向业委会(物管会)、物业公司等治理主体“覆盖”,稳稳托住基层治理“底盘”。抓好网格“管理要点”。城市发展加速人口转移集聚,一成不变的治理网格容易造成治理真空,必须根据涉农村(社区)、纯社区不同情况,整合政法、城管等各条线网格,动态、科学优化整合基层治理“微网格”,打破因跨网格、跨条线造成的衔接空挡,做到网格全覆盖、管理无盲区。注重队伍“关键力量”。坚持把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培育好、建设好,重点抓牢抓实村(社区)“两委”班子、专职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人员要素。以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结合常态化、实战化、专业化培训,鼓励干部多到基层一线“炼”,多向基层群众“学”,实现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递进。
深化服务模式,变“小事”为“实事”。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坚持从服务入手抓治理、靠服务优化促治理,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文章。找准“落针点”。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和网格作用,打破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结合不同群体作息时间和习惯,把“办公室”挪到“家门口”,“家常”拉到群众“心坎上”,在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准工作切入口和着力点。引好“穿针线”。坚持“群众视角”,优化自下而上的诉求反馈机制,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列好“民生清单”“问题清单”,不畏难、不怕烦,明确目标任务、拿出具体举措、限时对账销号,在解决问题上下真功、求实效、见真谛。磨好“绣花针”。创新工作抓手,借助数字技术手段,通过无人机网格化、智能化巡查,加大对于违章搭建、河道排污、空气质量监测等各类问题发现整改力度。理顺条块关系,整合城管、建设、环保、安监等力量,畅通“无人机吹哨、责任单位报到、指挥中心闭环”机制,实现工作指令快落实、群众需求速回应。
凝聚多方合力,变“自治”为“共治”。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提质增效、常态长效,就要紧紧依靠群众,不断提高参与度,激发共建内生力。“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身。深入挖掘有威望、明事理的老党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等群体,组建“和事佬”“微管家”队伍,发挥“党员楼道长”“党员中心户”等治理带头人作用,聚拢流动党员、新兴群体等坚实力量,用“民声”为“民生”指路。“单一主导”向“协同治理”转化。深化“联合执法进小区”机制,加强“三报到三服务”下沉力量科学调度,有序引导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进入小区,开展好“支部见面日”“志愿服务日”“圆桌议事会”,逐步构建党建引领、社区主导、民主议事、公众参与的议事体系。“被动参与”向“主动服务”转变。探索社区慈善“微基金”,纳入“家庭医生”“居家养老”等实事项目,推行“15分钟生活圈”,因地制宜建立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全力打造干群议事之家、服务群众之家、群众文娱之家。积极探索参与基层治理积分机制,组织评选“最美治理人”“最美合伙人”等荣誉称号,形成基层事务共商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作者: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党工委书记 卢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