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奉献是中华民族永续传承的文化与精神瑰宝,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和鲜明底色。着力培育具有奉献精神的时代新人,让新时代青年胸怀“国之大者”,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既是时代使命,也是社会责任。
一、思想教育:奠定奉献意识的理论基础
思想教育是培养奉献意识的首要环节,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和价值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奉献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中,树立自觉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二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一种民族情感,也是一种道德意识。爱国主义是奉献意识的思想基础和情感支撑。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宣传新时代楷模的奉献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意识,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崇高理想。三是注重榜样引领和典型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应深入挖掘和宣传在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大会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榜样的引领下感受奉献的力量和价值。同时,鼓励大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将榜样的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实践锻炼:增强奉献意识的行动自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奉献意识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行动,增强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是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支医、支教、环保、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还应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和有效实施,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二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社会实践调研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实践调研,通过走进群众、深入基层,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增加知识储备、完善专业技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奉献青春才智。
三、文化熏陶:营造奉献意识的良好氛围
文化熏陶是培养奉献意识的重要手段。高校应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奉献基因,营造崇尚奉献、乐于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奉献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奉献思想和道德观念。高校应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奉献基因。例如,通过讲好古代先贤的奉献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二是弘扬革命文化中的奉献精神。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高校应通过举办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让大学生在革命文化的熏陶中感受奉献的力量和价值。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奉献意识,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信念。三是营造崇尚奉献的浓厚氛围。高校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讲好新时代崇尚奉献精神的鲜活故事,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正能量,让奉献精神人人可信、人人可敬、人人可学、处处可为,推动形成崇尚奉献的浓厚氛围。
高校应该把培育大学生奉献意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把为国家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人生追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学会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作者:陶光均,系桂林医学院团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