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兴产聚才铸乡魂 共绘乡村新图景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涉及产业、人才、乡风等多方面内涵与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人才振兴是支撑,乡风文明是保障,三者相互关联、协同发展,共同勾勒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蓝图。

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硬支撑”。当前部分乡村处于产业结构单一、布局零散,农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的困境。发展壮大农村产业要立足本土资源,深挖本村特色富矿,闯出多元发展路。一方面,可以凭借自身生态优势,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走好绿色发展路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卖产品”迈向“卖风景”。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科技优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让现代科技为乡村产业赋能,从“土方子”走向“新技术”。乡村产业发展并非坦途,盲目跟风、同质化是“暗礁”。因此,乡村产业发展必须以科学严谨的规划为指引,秉持精准定位的理念,紧紧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借助创新驱动的力量,全力延长产业链条,方能使乡村产业“根深叶茂”。

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活水源”。长期以来,乡村人才流失严重,空心化现象突出,制约了乡村发展活力与创新能力。破解这一难题,需多管齐下。要吸引外来人才“嫁接”,政策“礼包”要有诚意,创业补贴、技术支持等配套跟上,解决外来人才后顾之忧。要注重本土人才“育苗”,把活跃于田间地头的“土专家”、能工巧匠作为稳固乡村产业根基、传承乡土文化的“中坚”,强化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全方位提升其技能水平。要为人才“搭台”,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和机会,让农技专家、返乡青年、毕业大学生等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施展拳脚、发光发热,让广袤田野成为科研“试验田”、创业“梦工厂”。

文明乡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软实力”。大操大办、攀比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侵蚀着乡村精神家园,“口袋鼓了、脑袋空了”是隐忧。重塑乡风,行为规范要“新”起来,需从优秀传统文化寻根,挖掘古代先贤“孝悌忠信、勤俭节约”的故事,结合乡村实际“翻新”,成为村民规范言行的“新标尺”。同时,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要“活”起来,丰富理论宣讲、文艺演出、农技讲座等活动的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滋养村民精神、凝聚发展共识,用文明乡风孕育乡村发展“精气神”,让乡村群众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乡村全面振兴征途上,产业、人才、乡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紧抓产业“牛鼻子”、广聚天下英才、深耕文明沃土,乡村方能在时代浪潮中“拔节生长”,以崭新姿态迈向繁荣富足、宜居宜业美好未来。(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碧溪乡党委 王胤羽)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