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侨故里,讲好侨故事,传递侨乡情。
2024年3月,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汕头大学法学院、中国侨乡(潮汕)研究院暨侨乡振兴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专家送智下基层,社科赋能‘百千万’”驻村调研系列活动。8个月来,汕头大学侨乡振兴研究中心团队深入田野、驻村蹲点、把脉出智,一边收集侨乡史料,一边挖掘侨乡故事,一边智助侨乡发展,力求探寻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践中乡村善治的侨乡范本。
如何为县、镇、村发展与治理找准药方?如何为化解区域不平衡发展找到新路径?如何强化更高水平的智库支撑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作为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汕头大学侨乡振兴研究中心以潮汕地区侨乡为研究和实践基地,以服务地方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宗旨,依托公共管理学科等交叉学科优势,逐步成为助力潮汕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智库平台。
◎校地联动送“智”下基层
位于濠江区的东湖社区是汕头知名传统侨乡,常住人口约6000人,旅外乡亲多达1.3万余人。改革开放初期,社区旅外侨胞纷纷慷慨解囊回报桑梓,兴建了300多座府第宅院,形成别具一格的侨房民居。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不少侨眷的外迁,老侨房长期闲置,逐渐破败。
如何治理破败的侨房片区,既是侨胞的牵挂,也是社区的“心病”。
汕头大学侨乡振兴研究中心送“智”下基层,为东湖村带来了一剂良药。深度调研之后,东湖村果断“出招”,以全新的侨房管理模式,大幅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通过举办东湖文化节等活动,展现出“侨乡”“海员之乡”的独特文化魅力——既解了困扰多年的“心病”,也推动了地方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除了东湖村,还有来自金平区、潮阳区、澄海区和南澳县的6个典型侨乡社区也一并被列入调研基地。这些特质不一、特点各异的传统村庄,经送“智”进村之后,迎来了一轮喜人的变化。其中,针对作为潮汕归侨聚居社区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华侨新村,持续向文化保护、公共服务提升、社区改造等方面发力,着力打造华侨文化示范点,促进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为侨乡文化保护与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
组织专家到实地考察调研。 受访者供图
“我们深刻感受到政府、社区与社会各界推动‘百千万工程’的探索与努力,也从多主体、多视角了解到了侨乡社区更新和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华侨新村片区驻村调研的中心团队成员王敏博士表示,社区更新不仅是硬件设施的改造,更是社会关系、文化认同、居民参与度等方面的综合变革。只有进入社区,深入基层,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为社区发展和“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贡献力量。
位于桑浦山麓的蓬洲片区,拥有自然和历史资源,还有丰富的侨乡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潮汕语言文化等,调研团队经过把脉之后认为蓬洲片区存在文旅融合、三产融合水平相对较低等现实难题,蓬洲要以国际视野审视文旅融合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带队在该片区调研的中心团队成员汪金峰博士表示,文旅产业不仅要嵌入发展第一、二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还要进一步结合该侨乡特色与历史文化元素,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共同繁荣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奔赴田野向“治”探新路
“走进潮阳区溪西欧村,仿佛踏入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带队在溪西欧村调研的中心团队成员林彬彬博士表示,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团队深入了解了村庄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情况,切身感受了帮扶单位、工作队等释放的驻村治理效能,通过外源助力、内源培育的路径提升村庄内生性发展能力的治村理念。
林彬彬提出,溪西欧村的振兴关键在“扶、盘、建、创”四字要诀,即扶持产业建设、盘活现有资源、兴建惠民工程、创新治理思路,全面激活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从田野中来,到理论中去”——秉持这一治学理念,师生们深入侨乡一线,开展实地调研,以科学数据分析与实践观察为基础,推动侨乡治理创新。
研究中心师生到当地学校调研采访。 受访者供图
针对侨乡治理的关键问题,汕头大学侨乡振兴研究中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意义的新模式:“聚村联治”自治模式——通过整合多个社区资源,打破单一村落治理的局限,促进区域间协同效应,提升治理效率;“侨房管家”管理机制——针对侨乡大量闲置资源,设计科学、高效的管理与开发路径,为闲置侨房资源盘活提供创新方案;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将侨乡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推动乡村文旅产业与经济协同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侨乡治理的创新思路有了“试验田”,为乡村全面振兴探索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带队在澄海西社村调研的中心团队成员李巧博士表示,在参与聚村联治乡村基层治理项目的田野调查中,深刻体会到了乡村社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村民对于治理模式的接受度、参与度以及对传统与现代治理理念的融合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这些发现让我认识到,有效的乡村治理不仅要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还要创新地融入现代治理机制,以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研学同进论“理”再创新
如何完成从田野调查到善治范本的进阶?如何发挥高校智库的专业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汕头大学侨乡振兴研究中心积极举办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学术合作与创新,深化侨乡研究的理论成果。2023年11月,该中心成功承办广东省社科联“岭南学术论坛”,以“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为主题,聚集了众多国内知名学者畅谈乡村全面振兴话题。
论坛不仅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平台,也为侨乡振兴的前沿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契机。此外,该中心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方法的创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方法专题讲座,包括“田野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工具”等主题培训。
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师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还为侨乡治理与乡村全面振兴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为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汕头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全明景说,通过跟着老师及研究生师兄师姐进行外出调研、撰写文字报告,获益良多。“我了解到了乡村基层民主法治的运行逻辑和职能规划;扩充了诸如社会资本、社区治理共同体等社会学理论的知识面;进一步锻炼了访谈的能力与技巧。”
侨乡振兴研究中心与后花园村开展合作共建。 受访者供图
带队到南澳后花园村调研的中心团队成员畅冬妮博士则认为,在调研与探究的过程中,成员的实践调研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与村民和游客进行交流访谈,沟通技巧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加强。在后期整理各项数据资料和撰写书稿的过程中,提升了团队的数据分析以及文字撰写能力。
对话
汕头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侨乡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邱国良:
推动侨乡善治赋能侨乡振兴
南方日报:立足侨乡,服务侨乡,研究中心如何阐述“侨”这篇文章?
邱国良:侨乡是中华文化与海外文明交融的重要纽带,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文化资源蕴藏着独特的价值。挖掘侨乡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文化认同与社会凝聚力的有力提升。这些故事中既展现了侨民创业的艰辛与辉煌,也记录了乡村社区的变迁与发展,生动反映了侨乡人民的智慧与韧性。深入挖掘和传承侨乡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地方认同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南方日报:我们注意到,这一轮调研从治理角度切入对侨乡振兴的思考与探索,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邱国良:中心成立时就是以服务地方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宗旨的,着重聚焦侨乡治理、资源盘活与文化传承等核心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另外,通过创新研究路径和多元合作模式,为侨乡振兴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将侨乡故事融入善治实践,通过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借助侨胞资源这一桥梁,连接海内外力量,可以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方日报:具体来讲,下一步还有哪些计划呢?
邱国良:侨乡善治的核心不仅在于制度的完善,更在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通过弘扬侨乡精神、优化治理模式,侨乡将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乡村全面振兴与社会治理的典范。以此为基础,我们将形成侨乡善治系列丛书,为深入研究侨乡文化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为更多地区探索发展路径提供经验借鉴。
(郑淼鑫 黄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