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策略。为此,应采用问题导向综述方法,聚焦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评价”这一议题,系统搜集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概括提炼该领域的关键议题与核心论点,审视研究进展、现存问题及改进路径。当前,人才评价机制中存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偏重短期成效评价而缺乏长期贡献考量、评价标准趋于单一化而未能构建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及理论评价比重过高而实践评价相对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亟须加快构建以“价值导向、能力评估、贡献衡量”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以质量为根本的评价基准,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周期相适应的评价办法,实施学科分类与人才分层评价策略,并融入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评价维度等。
【关键词】人才学 人才评价 哲学社会科学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22.011
【作者简介】戈艳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人口与社会治理。主要著作有《分化的逻辑:职业期望、教育投入与社会流动》、《劳动力社会结构与供给侧改革》(合著)、《当前我国“人才争夺战”的起因、潜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论文)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因此,加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打造彰显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学术成果,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有效推动了科研成果数量的快速增长。然而与此同时,学术成果的质量与影响力却未能实现同步提升,呈现出一定的发展不协调问题。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宏伟目标,以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迫切需求相比,当前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仍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
深入剖析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优化策略,是驱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旨在运用问题导向综述法,系统性地搜集整理有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研究文献,通过细致梳理与综合分析,提炼出关键性问题及其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优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研究进展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研究的演进历程与国家重大政策调整及战略布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近年来,随着政策调整与战略布局的不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研究热度呈现持续增强的态势。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作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可以发现相关研究成果的发文数量基本呈现显著的递增趋势,并表现出阶梯形跃升的三个阶段(详见图1)。这一现象与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战略布局的历史节点密切相关。一是2003年,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同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二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2011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三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6年)与《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17年)。这些关键政策的出台,显著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研究的深入发展。
从研究方向看,该主题广泛涵盖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人才队伍建设、分类推进、高层次人才等20余个主要议题。通过对这些议题发文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人才队伍建设”这三个研究方向的热度呈现攀升的趋势(见图2)。这一趋势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高度契合,反映了学术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持续关注与深入探索。
纵向来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注议题呈现显著的变化趋势。早期研究主要聚焦于人才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构建,包括评价标准的设定、评价方法的探索以及评价体系机制的初步探索。[2]随着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关注点逐渐转向宏观政策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层面,如人才评价的政策导向与改革路径等。[3]党的十九大以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议题呈现更为丰富和深入的拓展趋势。一方面,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人才评价的国际化、多元化特征愈发显著。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全球视野下,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一套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标准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体系,成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新热点。[4]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人才评价在促进学科发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这一阶段,人才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学术成果的量化考核,而是要求更加注重对人才价值、能力和贡献的综合考量。[5]评价体系开始关注人才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的表现,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6]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更高标准,也反映了学术界对人才评价理念理解的变迁。
综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研究的关注焦点,在历史演进的不同阶段展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脉络。其议题从最初聚焦于基础建构,逐步过渡到对政策战略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的广泛探讨,直至当下所呈现的国际化视野、多元化标准及综合性评价的显著趋势。这一变化过程呈现由浅入深、由片面趋向全面、由单一到多元的特点,不仅反映了人才评价研究的不断进步和深化,也体现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战略导向。随着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人才评价体制机制将拓展出更为广阔的路径,形成新的方法论,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复杂挑战。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向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尽管近年来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瓶颈。[7]通过综合归纳与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在多个关键领域仍存在亟待优化与完善的方面。
第一,重数量轻质量。人才评价机制的一个显著倾向是过分强调数量评价,而对质量评价则关注不足。[8]这一倾向促使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过度追求诸如论文发表数量、项目数量等易于量化的指标,却相对轻视了研究质量、深度及影响力等更为核心但难以量化的要素。[9]具体而言,这一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术论文数量激增,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学术评价对数量的过度重视,大量论文迅速涌现,然而其中不乏思想深度欠缺的作品。一些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学术论文,在这场“数字竞赛”中往往被淹没,难以获得应有的重视与认可。二是学术著作出版“快餐化”。在市场化进程中,出版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学术著作出版呈现出一种“快餐化”趋势。不少著作未经深入研究、充分打磨和审慎思考便匆匆出版,市场上因此充斥着大量质量难以保证的学术作品。与此同时,那些蕴含深邃思考、精湛学术和独特见解的经典之作却愈发罕见。这不仅对学术界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也阻碍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三是课题项目众多,实际效益有限。当前课题项目管理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现象,即重视项目申请而轻视结项验收。这导致大量项目在获得立项后,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管和成果验收机制。这种管理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导致课题项目实际产出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应用价值。
第二,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失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短期评价占据主导地位,而长期评价则相对匮乏。这导致对近期成果和即时效益的过度重视,却轻视了对长周期基础性研究和持续性价值的关注与投入。[10]具体而言,这种失衡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成果认定的时间框架狭窄,长期价值认可不足。当前,多数评价体系重视近五年内的研究成果,而对于超出这一时间跨度的学术贡献则未予充分考虑。这种偏重短期贡献的评价方式,不仅忽略了学术研究固有的长期性和累积性特质,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术界的急功近利倾向和浮躁氛围,更为严重的是,对那些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性研究构成了冲击,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阻碍。另一方面,学术影响力评价短视,深远效应难以捕捉。在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对学术影响的评估展现出明显的短期化趋势。部分学术成果虽能在短期内借助学界资源的助推吸引关注,但其影响力却往往难以持久维系。当学界的关注焦点发生转移时,这些成果的影响力和学术效益便会迅速衰减。相比之下,那些真正蕴含深远学术价值的作品,通常需要经历时间的洗礼和检验,才能显现其重要性。然而,在当前以短期评价为主导的环境下,具有长远价值的作品在初期易被忽视,进而制约其有效传播与影响力的发挥。
第三,单一评价与多元评价失衡。哲学社会科学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展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一特性要求对其评价必须具备足够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视野。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分层分类多元化评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单一性的特点仍然突出,难以充分适应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11]具体而言,这种失衡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评价方式“一刀切”,缺乏学科分类分层评价。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倾向于采用笼统且单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这种做法看似客观公平,实则未能充分考虑哲学社会科学内部学科间的显著差异与特殊性,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偏颇。二是评价标准片面,缺乏必要的包容性。以期刊评价为例,虽然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AMI期刊目录、南京大学CSSCI期刊目录、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等评价目录,然而大多数机构倾向于仅选择其中一种目录作为唯一评价基准。这种局面不仅不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更对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空间构成了明显束缚。三是团队评价缺失,团队合作价值未被充分认可。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团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人才评价中,往往只认定以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成果。这种评价方式过度强调第一作者的地位和贡献,未能充分认可其他合作者的贡献,削弱了团队合作的实际价值。
第四,理论评价偏重,实践评价缺失。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探究人文社会本质、阐释人文社会现象及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学科,其人才评价体系应全面均衡地融合学术理论与社会实践两个方面。然而,当前的人才评价体系往往过度倾向于理论评价,而实践评价则显得相对薄弱。[12]具体而言,这一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但服务决策与社会实践不足。科研人员大多致力于撰写理论论文,提出了众多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然而,这些理论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学术圈内部,未能充分转化为可直接服务于党中央决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应用对策。[13]因此,尽管学术成果丰富,但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贡献仍有待加强。二是理论成果与应用专利评价失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些机构将一项应用专利与一篇普通核心论文等同看待。与自然科学领域相比,这种评价体系对具有实践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重视不足,阻碍了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三是功利评价过剩,公益评价不足。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往往过于强调功利性目的,如晋升、评奖、获取经费等,而忽视了公益性目的,如推动政策咨询、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等。这种评价方式可能导致科研人员在研究中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和个人利益,从而忽视了学术工作的长期价值和社会责任。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策略
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挑战,亟需构建一套以“价值导向为引领、能力评估为基础、贡献衡量为标尺”的人才评价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它不仅仅关注人才的短期表现或单一成果,还更加注重从长远的、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人才的价值,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与研究热情,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首先,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导向。这一转变旨在摒弃以往唯数量论的陈旧观念,转而将重点放在学术论文的原创性、前瞻性和深度上,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一是全面实施代表作制度。应允许科研人员选择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作为评价依据。此制度能确保科研评价基于最优秀的研究成果,同时有效简化评价流程,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二是加强学术论文的质量评估。评价学术论文时,应同时关注其研究质量、学术理论价值及政策实践价值。为此,应加强专家评审、学术共同体评议等,并从论文引用率、政策应用转化率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较强实践性的学术论文,应给予必要的评价支持,鼓励科研创新,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三是鼓励学术著作的精品化出版。出版社和学术界应设立严格的内容审核和出版资格管理制度,优先出版思想深邃、学术精湛、见解独到的作品,旨在推进学术著作整体质量提升。
其次,完善与基础研究长周期特性相契合的评价激励机制。基础研究作为新学科诞生的摇篮,对于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套与基础研究内在规律及人才成长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激励机制。一是建立成果认定时效延长机制。取消学术成果认定年限限制,鼓励学者潜心学术,产出具有长远价值和深远影响的学术成果。对于长周期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应给予跟踪关注和支持,并采用与之相匹配的长周期评价方法。二是构建长期跟踪评价机制。通过定期对重大学术成果进行回顾与审查,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持续追踪和深度评估,可以更为全面、客观地了解重大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学术贡献以及产生的社会价值。三是加强优良科研学风的建设。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学风评价,深化教育培训工作,为基础研究的顺利开展营造一个优良的科研生态环境。引导科研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安心坐稳“冷板凳”,推动科研回归本真、实现高质量发展。
再次,落实学科分类与人才分层精细化评价策略。鉴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各学科间的显著差异及人才类型的多样性,实施学科分类与人才分层的精细化评价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策略旨在更精确地评估不同学科领域的成果质量和学术贡献,同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精细化发展。一是推行学科分类评价策略。考虑到哲学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间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构建符合各学科特性的分类分层评价体系是必要之举。这一体系应能够准确衡量各学科领域的成果质量和学术贡献,从而提升评价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公正性。二是实施人才分类评价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如科研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应根据其专业特点、职责范围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这一策略要求打破传统评价框架的束缚,将更多类型的学术成果纳入评价范围,如学术著作、政策咨询报告、智库专报、专利成果等,以全面衡量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综合贡献。同时,鼓励学术机构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期刊评价目录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三是完善团队评价办法。鉴于团队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评价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团队的整体绩效与每位成员的具体贡献。需建立一套全面、细致的评价体系,既能反映团队的整体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力,又能准确识别并评价每位成员在团队中的角色、付出与成就。通过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设定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以及采用同行评议、自我评估与团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位成员的贡献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并根据其工作贡献赋予相应的评价权重,从而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团队整体的持续发展。
最后,融入更多元化的价值评价维度。针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理论与实践失衡的问题,迫切需要拓宽评价视野,纳入更为多元且全面的评价维度。一是强化对实践价值的评估。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实践价值的核心构成,涵盖研究成果的实用性、社会影响力及实际应用效益等方面。通过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科学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以更好地服务党中央的决策制定和社会进步。二是提升专利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为平衡专利与理论成果的评价权重,建议适当增加专利的评价比重。在实施过程中,应将专利的转化情况、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同时,通过提供专利转化经费支持、税收减免、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等激励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专利成果,促进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三是加强对公益性研究成果的评价。明确公益性研究成果的独特价值,包括其对公众利益、社会福祉等方面的积极贡献。在评价过程中,应设立具体的评价指标,如研究的社会影响力、实际应用效益、可持续性以及公众满意度等,以全面、客观地衡量公益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构建与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人才评价机制,是推动该领域在新时代实现繁荣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展望未来,深化以质量为根本的评价体系改革,建立与基础研究长期性特征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实施精准有效的学科分类与人才分层评价策略,以及融入多元化的价值评估维度,对于全面考量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学术贡献及社会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系列举措将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与研究热情,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注释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5月19日,http://www.scio.gov.cn/31773/31774/31783/Document/1478145/1478145.htm。
[2]余跃飞:《人才测评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萧鸣政:《人才评价机制问题探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萧鸣政、楼政杰、王琼伟等:《中国人才评价的作用及十年成就与未来展望》,《中国领导科学》,2022年第6期;王艺帆:《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想》,《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第3期。
[4]萧鸣政、唐秀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如何评价——基于长江学者成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行政论坛》,2018年第5期。
[5]吴田、杨佳乐:《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3期。
[6]周光礼:《破“五唯”立新标: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刘永林、金志峰、张晓彤:《我国职称制度改革之探》,《中国行政管理》,2021年第9期。
[7]代金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学术评价体系》,《重庆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8]杨春龙、王荣江:《高校科研量化评价机制弊端析要》,《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
[9]奚祺海、荆林波:《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定量和定性评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年第10期。
[10]荆林波、杨佳乐:《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绩、问题及建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11]李军:《略论现行评价机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危害》,《编辑学报》,2021年第2期。
[12]高见、王丽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探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3]杜宏巍:《底层逻辑视域下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革新进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2期。
责 编∕韩 拓 美 编∕周群英
Research on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al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Ge Yanxia
Abstract: Optimizing the tal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the core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Therefore, a problem-oriented review method should be adopted, focusing on the topic of talent evaluation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ystematicall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relevant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summarizing and refining key issues and core arguments in this field, and examining research progress,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paths. At presen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tal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such as focusing on quantity instead of quality, emphasizing short-term effect evaluation and ignoring long-term contribution consideration, simpl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failure in building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high proportion of theoretical evaluation and insufficient practical evalu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urgent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tal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with "value orient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and contribution measurement" as the core,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benchmark based on quality,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method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research cycl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mplement the discipline classification and talent stratification evaluation strategy, and integrate more diversified value evaluation dimensions.
Keywords: talent studies, talent evaluatio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