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摘 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向同行、相得益彰,二者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历史统一性和现实关联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既要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融入并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又要全面深化改革,在紧跟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称《决定》)指出,把改革推向前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向同行、相得益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需要扩大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又需要深化改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需要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向同行、相得益彰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同频叠加。从国内发展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要求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国际格局看,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历史统一性和现实关联性,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向同行、同频共振,二者共处于一个历史的特殊阶段;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后者是前者的场域,前者是后者的动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向同行、同频共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百年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要求,它开创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的内涵与模式。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踏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走深走实。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叠加。回望过去的110多年,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加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致力于推进自身现代化的同时,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场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二者共处于一个历史时空之中,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与推进就不可避免地交汇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交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伴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成为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地球村”。中国可以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学习借鉴先发型现代化国家的经验,规避先发型现代化国家遇到的陷阱,吸取他们的教训,少走弯路,更好推进自身的现代化;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空场域中,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利益融合,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通过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和平发展,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推进自身的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动力。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变化,全球治理体系正在调整,世界政治“东西关系”由过去的“西强东弱”转为如今的“东西平视”。当前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持续走强,人口规模、资源潜力均领先全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2],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发动机。可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国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也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更是加速世界经济格局重构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动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不竭动力。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融入引领经济全球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扩大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有利于我国融入和引领经济全球化,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又有利于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世界提供全球发展新机遇和新动能,更有利于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

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结成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自航海时代开启以来,全球联系不断增强,国与国之间在经济、贸易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度逐渐提高,其中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推动世界步入全球化时代。1985年美国学者提奥多尔·拉维特在其《市场全球化》一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一词,它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地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冲破了人类交往、交流和交融的阻隔与藩篱,开启了人类从地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的加速发展,推动人类日益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通过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在全球化中发展自己,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对外开放推动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拉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序幕。对外开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新发展阶段引领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

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创造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的同时,培育和形成了全球少有的拥有超过14亿消费者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在国际上,坚持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与世界上众多国家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引领开放合作潮流的中坚力量[3]。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有效需求不足、全球复苏缓慢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超大规模市场无疑是十分宝贵的资源。超大规模市场所具有的稳定经济优势、自立优势、对外黏合力优势、竞争力优势和活力优势,不仅有利于我国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还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实施“脱钩断链”,经济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国家之间的交往、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但受到新自由主义反噬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西方遭遇了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冲击,西方某些国家对我国实施“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4]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方面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和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与全球经济的深度交融,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所带来的规模经济、网络经济效应,发挥国内相关企业、行业拥有经济规模带来的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为其他国家提供广阔的市场,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走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

以全面深化改革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既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催生了新产业、新模式,又为全球产业链的合作与重塑孕育着无限商机。我国要以改革促开放,以创新促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育新机、开新局,抓住机会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实现弯道超车。

改革开放使中国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潮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由此加快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人类以水、煤和蒸汽作为动力来源,替代了动物和人,从而开创了第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石油和电作为新的能源和动力补充取代蒸汽机,引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在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开启了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迎来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我国搭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赶上了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加快了中国科学技术和产业追赶先发型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学习、引进和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队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迅速缩小了同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产业水平与能力。“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嫦娥”探月、“神舟”飞天、“墨子”传信、“蛟龙”探海、“天和”遨游、“北斗”组网,重点领域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壮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全面深化改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育新机开新局

21世纪以来,伴随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类迈入了“万物互联”的“大智物云移”时代。进入新时代,随着人工智能、脑科学、量子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ChatGPT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变革,推动了“高度智能的无人工厂”和“无人驾驶”从理想变为现实。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占先机、育新机、开新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指明了方向,即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6]因此,我们应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创新力量,形成开放合作、协同攻关的新格局;同时要继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畅通研究机构、高校、企业之间创新要素的共享与自由流动,实现资本、技术、数据等高效配置。

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表明,产业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创新是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表明中国高水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取得新突破,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新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继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推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起了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形成了世界少有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产业链。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7]。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各个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形成聚合优势,加上我国拥有一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8]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就必须以改革为牵引,从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激发创业创新创造热情入手,为改革添活力,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作者为西南交通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22ZD00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22AZD1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3VRC058)的阶段性成果;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世纪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略

责编:程静静/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