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打好民生改革的“组合拳”

人民的呼声往往是具体而微的,但背后蕴藏的常常是系统性、整体性的问题。因此,回应人民呼声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而要“小题大做”、系统谋划,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实现多目标动态平衡。坚持民呼我为“金标准”,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奏响政务服务“协奏曲”,恪守改革初心,永葆改革定力,将改革之道一以贯之。

以“民呼我为”之舵,把稳民生改革的“指南针”。人民切身的实际感受就是改革的金标准。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抓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切的重点领域进行改革,才能让人民群众的满足感成色更足。面对“门难进,事难办”,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立,让发展对接民生所需,坚持不懈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建设,通过双征集制度,以“民声”定“民生”让发展的成果真切被群众享用,顺应群众所向,让民生改革得人心、定能做到民生改革可持续。

以“数字赋能”为帆,打磨民生改革的“发动机”。日新之谓盛德,不新者必日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强盛的不竭动力。在数字化的大时代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定能实现民生大有可为,通过提质升级,走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数字化道路,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人专窗提供兜底性服务;建立“微笑指数”评价体系,提升政务服务软实力;提供周末延时服务,解决“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政务服务的温度在不断提升。

以“系统观念”为铆,夯实民生改革“压舱石”。今天的改革,关联性、互动性越来越强,它不是“个打个”地解决单个问题,而是要“串连串”地链式破解问题,更加需要整体谋划,系统布局,集成发力。比如,完善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行政部门,将更多民生服务集纳,实现纲举目张。(作者:浙江省嘉善县干窑镇 韩佳莹)

[责任编辑:张尧]